名劍山莊提示您:看後求收藏(第七十六章 雪中閱兵,奮鬥在大明,名劍山莊,藏書網),接著再看更方便。
請關閉瀏覽器的閱讀/暢讀/小說模式並且關閉廣告遮蔽過濾功能,避免出現內容無法顯示或者段落錯亂。
第七十六章
雪中閱兵
嘉靖三十年的第一場雪來得比較早。還不到十月中旬。就開始天寒地凍,連續冷了數日後,就在今日,小米一般的雪花,從天上細細的撒了下來,就好像是鹽一般落地即融。
這也讓周夢臣放鬆了一點。
雖然雪還沒有下大,或許也不會下大。但是這一場雪後,就算提前進入冬天了,韃子南下的可能性,無限期的接近於零。他也好安心去北京。
不過,在此之前,周夢臣要先看看練兵效果。
時間是之前早已確定的。即便是下雪之後。周夢臣並沒有要取消的意思。
於是,在風雪之中,周夢臣站上了點將臺,卻見校場之上,無數將士站在雪中,鴉雀無聲。即便有密集的雪花落在身上,已經有薄薄一層雪花。雖然很多人都已經穿了棉衣,但是面對這陡然的降溫,還是有些打哆嗦。不過,在周夢臣的目光之下,他們還是堅持隊形。所有隊形就好像是刀切斧鑿一般。
周夢臣站定說道:“開始吧。”
隨即身邊的傳令兵一揮令旗,各部開始演練。因為他們都沒有裝備火器,都是演練傳統的冷兵器軍陣,長槍與刀盾手配合,各種陣勢的陣型轉換,進攻與撤退陣勢的演變。
其實大明軍隊雖然沒有一整套軍事理論的書籍,但並不是說大明將士是不帶腦子打仗,其實從大明開國以來,就有一定之規。只是這一定之規更多是各級勳貴的開家本事,也沒有著書立傳什麼的。
就好像努爾哈赤,張獻忠,李自成這些人,看他們的用兵之道,其實與大明官軍的戰法,是有很明顯的承襲關係。
周夢臣而今看見到就是原汁原味的明軍軍陣。畢竟也就是邊鎮這樣的地方,年年打仗,這種關於軍事的知識才有完整的傳承。至於腹裡的衛所早就不行了,比如江南一代的衛所,也是湯和的舊部,當年攻克兩廣,也算勁旅,但是而今呵呵。
當然了,也不完全是。
那就是沒有弓箭。
周夢臣從大同各衛之中,找到了弓幾千張,數量雖然不少,但不足按照規定的編制裝備軍隊,雖然大明軍隊沒有如前宋軍隊,一支軍隊八九成都是弓箭手。但是在兵力配比之中,弓兵也在一定數量。
但是刀好打,槍也好打,但弓箭卻不好打造。一把好弓箭,從備料,馴弓都一系列流程下來,打造三年都是少的了。
甚至有些弓箭打造需要七八年,甚至更長時間。否則就不合用。
這也是大明步弓的威力要遠遠超過蒙古騎弓的原因。
所以朔州監那邊也沒有什麼辦法。倒是有一個工匠提出了打造鐵胎弓。只是鐵的韌性彈性不夠。強度太大,實驗打造了十幾把,結果整個大同軍中,能拉開了不超過三百人。
於是,就擱淺了。這一批弓箭反而成為很多將領的私人收藏。
在周夢臣看來,這一套練兵,用兵的辦法,是有可取之處的。如果大明能夠做到實兵實餉。用這一套辦法,足夠包打任何敵人。當然了,這並不意味著一套方法就是十全十美的。
因為這一套軍陣之中,缺少火器的位置。
即便成祖做出過改革,專門成立了神機營,每戰以火器為先。但是整體上,還是交戰之前,火器上前打上幾輪,然後退出戰場,剩下的人揮刀子上。
不過,用來練兵足夠了。
只是不想,校閱中間,雪花忽然變大了。
紛紛撒撒猶如鵝毛一般,片刻之間,就將地面鋪白了。
周夢臣見狀,從點將臺的椅子上站了起來。向前幾步,拉到臺子最前面,正是一個風口,只覺得風雪就好像一女子,忍不住的撞到了周夢臣的懷裡,讓周夢臣身子一晃,有些站不穩的感覺。
本章未完,點選下一頁繼續閱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