名劍山莊提示您:看後求收藏(第九十二章 王朝週期律,奮鬥在大明,名劍山莊,藏書網),接著再看更方便。

請關閉瀏覽器的閱讀/暢讀/小說模式並且關閉廣告遮蔽過濾功能,避免出現內容無法顯示或者段落錯亂。

第九十二章

王朝週期律

“小兒輩,杞人憂天!我大明二祖開創,恩澤深遠,得國之正,遠邁前朝。必將延綿長遠。你何出此言。”徐階勃然大怒道。

這是張居正少見徐階的失態的時候。

可以人在局中,有時候很難看清楚的。

即便是徐階這樣第一流的政治家也是如此,他從來沒有想過大明會在什麼時候衰亡,以什麼樣的姿態衰弱。其實正如周夢臣對張居正私下談的,嘉靖朝看似距離明亡很遠,其實並不遠。

萬曆駕崩的時候,距離明亡也就二十多年了。

張居正的兒子之中。第五子,活到了八十歲,在崇禎十七年為張獻忠抓住,要他投降,張允修不肯,自殺。最慘烈的是張居住的長子之長孫。清兵逼近桂林,永曆帝逃竄。瞿景淳的孫子瞿式耜。時為首輔。他再次之前打退了韃子三次對桂林的進攻,但是這一次大勢已去。左右都勸他走,瞿式耜知道明逃入雲南,已經不可復興,決計徇死。張同敞時為權兵部侍郎總督廣西各路人馬抗清,彈盡糧絕,部屬散盡,聞瞿式耜仍在桂林,孤身泅水入瞿式耜同死。旋為清兵所殺。

徐階也不知道,因為他善於保身的緣故,徐門之後,不像張門之後,子孫凋零。死於國難的徐念祖,徐孚遠,徐敬遠,徐本高,等十幾人。但也軟骨頭,但是不管怎麼說,松江徐家在明清之後,就雨打風吹去了。

徐階知道,天下之間,沒空不亡之國。但是從來沒有想過,大明會亡得這麼早。也不知道。他家的後嗣有這麼悲慘的際遇。

其實周夢臣也不知道。

他所只是簡簡單單計算了一下明亡的時間表。但是即便如此,他這個時間表,對他來說,都充滿了緊迫感。畢竟周夢臣如果當活上百歲,說不定還能見見崇禎皇帝。這對周夢臣來說,已經是一個非常大的刺激了。

更無暇去想,山河破碎風飄絮的時代,對昔日的宰相門第,是何等殘酷。

那是生難,死亦難的時代。

時代的一粒沙塵落在一個人身上,就是一座大山。更不要說整個時代的山崩地坼。對每一個人又是怎麼樣的局面。

這也是周夢臣越發覺得當仁不讓的。

只是別人沒有這個想法,張居正即便對徐階這樣說了。也更多是憂患之心作祟,並不覺得周夢臣說的是真的。而徐階一直以來以太平丞相自詡。這不僅僅是徐階的政治綱領,也是徐階對自己的期許。

在施政上作為太平丞相,自然不會用什麼極端的手段。最好是和風細雨就能達到自己的目的。而徐階也承認,大明情況是出了一些問題,但是徐階並沒有對大明深入改革的想法,而今想讓偏離正道的大明,撥回太平的正道之上。

徐階僅僅撥亂反正之想法。

所以,對張居正計算大明什麼時候亡國的說法,他非常憤怒,憤怒之餘,又有忌諱,根本不想說這個話題。

所謂憤怒,是覺得張居正這是在詛咒國運,如果凡夫俗子也就罷了。張居正可是翰林編修,未來的國家重臣,可以說承受了皇恩浩蕩,別人能這樣說,你能這樣說的。

但是徐階也知道,張居正不是那種胡言亂語的人。

其實張居正知道的東西,徐階都知道,甚至張居正不知道一些東西,徐階也知道,雖然徐階對張居正很是栽培,幾乎將所有徐階能看到的官方文書,都讓張居正看。但是徐階畢竟是大學士。一些很機密的東西,是不能帶出皇宮的。

徐階畢竟不是嚴嵩,也不是夏言。做不出,將機密公文帶到家裡辦公的事情。更不要說,徐階是紮紮實實做過地方官的人。鎮壓過礦工起義,張居正一直在翰林院。不大瞭解地方的情況。

誠然,朝廷之上,爭鬥紛紜。但

本章未完,點選下一頁繼續閱讀。

歷史小說相關閱讀More+

奮鬥在大明

名劍山莊

凰後萬萬歲

夏蓮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