名劍山莊提示您:看後求收藏(第九十三章 宜春宮中,奮鬥在大明,名劍山莊,藏書網),接著再看更方便。
請關閉瀏覽器的閱讀/暢讀/小說模式並且關閉廣告遮蔽過濾功能,避免出現內容無法顯示或者段落錯亂。
一驍將,黃錦去問問,趙達身後封蔭如何?”
周夢臣說道:“臣代趙將軍謝過陛下。”
嘉靖說道:“其實朕也在奏疏上看過趙達的名字,只是沒有想到-----”
奏疏上對很多事情敘述只有短短一兩行字,卻不知道這一兩行字之中,有多少鮮血與犧牲。
周夢臣又說到馬芳邀請王殺仇為朝廷效力,王殺仇斷然拒絕。帶著鄉野之中的百姓與韃子交戰。
黃錦忍不住說道:“此人也太猖狂了吧。”
嘉靖擺擺手說道:“無妨,天下間事,無非忠孝,或移忠做孝,或移孝做忠,都是好男兒。接下來怎麼說。”
周夢臣說道:“臣第一次見到他的時候,卻是臣到大同赴任的時候了。那時候的大同,可以用一首詩來形容:百里人煙絕,平沙入望遙,春深無寸苗,風動有驚濤,兩稅終年納,千家計日逃,窮民何以答,遮馬訴嗷嗷。”
“臣更是在驛站的牆壁上看見過這樣的句子:“不惜恩情長棄捐,出門唯尚賣兒難。”
“大同戶口本就不多,幾乎逃散殆盡,是軍亦逃,民亦逃,官亦逃,大同幾乎成為空城一座,臣清點倉儲,校閱人馬,也發現是糧亦空,軍亦空,大同兵額衛所加營兵,共有十三萬有奇,臣手中只有區區一萬四千有騎,其中還有四千是臣從京營帶來的。”
“如此局面臣心焦如焚,夜不能寐,臣生死是小,如果再出現去年之事,臣百死莫恕。”
“如果大同是內地省份,臣定然要休養生息,徐徐養足元氣,再論其他。但是大同與豐州灘。山巒相連,鋒矢相接,臣不知道韃子什麼時候南下,但是臣知道,不管韃子什麼時候南下,臣都必須將他攔下來。故而臣只有一個辦法了。”
嘉靖聽了,臉色也有幾分緩和說道:“於是,你就弄出了一個饒陽王謀反案,殺了四十三員將領,順便將饒陽王弄入高牆之中,並讓代王挪了一下地方?”
周夢臣知道,而今這個問題。他知道答應一聲,就是可以治他的罪。這一件件一樁樁放在朝廷之上就是罪名。但是周夢臣依然說道:“聖明不過陛下。臣就是這做的。不過,臣並沒有枉殺。臣先是圈定人員,然後將他們下獄拷問。有選出了罪有應得的四十三人。”
“三木之下,何求不得。”嘉靖語氣變冷,說道:“你就不怕朕治你的罪?”
周夢臣說道:“臣受陛下之隆恩,百思報答,陛下當有命,臣不敢有辱使命,陛下使臣守大同,則韃子越大同而南下,就是臣死於馬蹄之下的時候,至於其他,兵危戰急之際,沒有時間去想。”
周夢臣說這番話,其實就是想將自己的苦衷與原委一點點告訴嘉靖。
嘉靖也明白這一點,才願意聽周夢臣講故事。
其實嘉靖這態度,也就是周夢臣聖眷之隆的才有的。畢竟嘉靖見大臣的次數越來越少的,尋常大臣,根本沒有資格站在嘉靖面前自辯。畢竟他們願意講,嘉靖還不願意聽的。
而且周夢臣很明白,嘉靖骨子其實不在乎任何條條框框的。有一種橫行無忌,肆無忌憚的狂傲。
這樣的話,告訴其他皇帝。或許必然受到貶謫,但是在嘉靖這裡卻沒有什麼大不了的,別的不說,嚴世蕃辦的那些破事,嘉靖即便不是全知道,但也不會一件也不知道。只是不動而已。
將對嚴世蕃的無視,當成了對嚴嵩的嘉獎。
而今日,對周夢臣也是一樣的。嘉靖直在乎一件事情有沒有做好,至於其中有什麼合規不合規,甚至有沒有無辜的人被殺了。這根本不在嘉靖的考慮之內,這位大明聖天子,從來不是心慈手軟之輩。
本章未完,點選下一頁繼續閱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