名劍山莊提示您:看後求收藏(第八十八章 大明新秩序,奮鬥在大明,名劍山莊,藏書網),接著再看更方便。

請關閉瀏覽器的閱讀/暢讀/小說模式並且關閉廣告遮蔽過濾功能,避免出現內容無法顯示或者段落錯亂。

第八十八章

大明新秩序

實邊寬鄉。

在周夢臣內心之中有一個新詞,那就是殖民。

對,就是殖民。

實邊,就是充實邊疆。寬鄉就是從人口密集的地區將百姓遷徙出來。

周夢臣對大明人口數量估計不清,沒錯,他即便是混跡中樞這麼多年,什麼樣的檔案都看過,依然不清楚大明到底有多少人。而且周夢臣也敢肯定,就是大明上下,沒有一個人知道大明到底有多少人。

畢竟大明黃冊體系早就不成樣子,上面一句實話都沒有。

或許有一句實話,是寫在封面上的四個字而已。

但是雖然沒有資料支援。但是周夢臣卻知道,大明很多地方人口密度已經是非常驚人了。比如河南,河北,南直隸北部,山東等地,所在的黃淮海平原之上,流民從正統之後,有過數次大爆發。在嘉靖一朝,從來不少。

周夢臣從武昌到北京,是走的水路。如果他當時走的是陸路就知道流民情況到了什麼地步。

據說,嘉靖二十年,嘉靖南巡的時候,一度被流民遮道。無法前行。

所以,大明上上下下都在粉飾太平。在有意無意的不將這些流民忽略了。

這個時候的流民是可以忽略的。他們雖然多,但是分散在城外,山野之中,就好像蜉蝣一般,或許一日之間就消失的無影無蹤了。他們與大明的體制之間的距離,相差不可以道計。

無非是冬日某個早上多找幾個衙役,將城中城外的路倒清理一下而已。

北方的人口密度直接反應就是流民。而在南方卻是兩方面,一方面就是對山林不斷的開墾,貴州土司終明一朝,都不是太安分的。西南一地,也是在明朝才算是成為中華真正的疆土,而不是羈縻之地。

另外一方面就是南方的城市,鄉鎮變得特別繁華,各種手工業發展迅速。

但是周夢臣在大同看到的卻是滿目狼藉。

大同雄鎮,似乎僅僅是軍事上的,在經濟實力上,比不上一個江南大縣。

這與大同有沒有被韃子蹂躪關係不大。因為即便大同沒有被蹂躪之前,也是這樣的。

而且周夢臣也打聽過,這不僅僅是大同一個軍鎮的情況,宣府比大同好不了多少,至於甘肅,蘭州,寧夏,西寧之地。

周夢臣有一種感覺,大明對蒙古的無力,固然有這樣那樣的原因,但是九邊經濟不行,也是一個很重要的原因。即便周夢臣冒險將豐州灘給拿下了,沒有後續的移民實邊的鞏固,也不過是曇花一現,終究是要放棄的。

而且周夢臣自然知道海外是一個什麼樣子。大明要想參與進入大航海時代,必須有一套有利於對外擴張的體制。如果還是大明而今的體制。根本無法完成對外殖民。

別的不說,就是臺灣。

明末水師將領沈有容,大破荷蘭人之後,就上了臺灣,巡視臺灣。有在上面建立水寨,鞏固海防的心思,但是最後都是不了了之了。

為什麼軍隊駐守,民戶遷徙,都是很麻煩的事情。大明初期,太祖年間,大規模遷徙百姓的事情,有很多次。但那都是依靠當時官員的執行力。但是而今的官員哪裡有當初的執行力。讓他們遷民,恐怕要弄出大暴亂不可。

如果軍隊招募退役成為一個流程。即便不以而今大明三百萬軍隊來算,明軍堪戰的話,自然不需要這麼大的數字。但是一百萬人卻是需要的。如此一來,一年大概有十萬人退役。即便有一半人願意拿邊疆的土地。也就是對外新設一縣的規模。

誠然,這個對外移民速度,周夢臣也並不是太滿意的。但問題是大明不是西方。自有國情。很多情況是不能照搬的。

其實,周夢臣整個體制

本章未完,點選下一頁繼續閱讀。

歷史小說相關閱讀More+

奮鬥在大明

名劍山莊

凰後萬萬歲

夏蓮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