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蘋果提示您:看後求收藏(第六百章 不破不立,錦衣風流,大蘋果,藏書網),接著再看更方便。
請關閉瀏覽器的閱讀/暢讀/小說模式並且關閉廣告遮蔽過濾功能,避免出現內容無法顯示或者段落錯亂。
何鑑道:“約莫兩成。”
宋楠道:“然則商業貿易稅收也是佔據了一成了,這便是問題所在了。”
費宏皺眉問道:“宋大人到底要說什麼?”
宋楠道:“莫急,聽我慢慢道來;我大明朝賦稅倚仗的便是農桑稅收,佔據歲入七成,工商兩業加起來尚不足其一半,而我大明朝可耕種田畝卻並不多,產量也並不大,將眾多勞力限制在田畝之上,所得也是甚為有限的。百尺杆頭更進一步固然好,但所耗氣力也是巨大的,與其如此,為何不從容易著手的工商二業上入手呢?”
楊廷和淡淡道:“宋大人,事實並非你想的那麼簡單,不是你想能入手便可入手的,工礦之事固然一本萬利,但鐵銅金銀石碳火油鹽井等天賜礦產卻並非俯首皆是,那可不是隨口說說便有的。”
宋楠道:“說的是,這些固然有資源的限制,譬如有一座大金礦就在腳底下,我們卻看不見找不到也是枉然,但這些事大可做些嘗試,未嘗不必開墾有限的田畝來的更快。”
楊廷和道:“這還用你說,外廷有司無時無刻不在尋礦開礦,你這個建議有司早已在執行了,但結果卻是未知。”
宋楠道:“那就好,盡力為之總好過不做,但這不是我要說的重點,我要說的乃是商業,有句話不知道諸位聽說過沒有,叫做‘無農不穩無商不富’。我大明朝開國一百多年,農桑之事已經自成規模,佔據朝廷財稅收入七成便是明證,而恰恰是最易實行的商業,卻只佔據我大明稅收的一成,這不得不說是種遺憾。唐宋之期,國富民強,很大程度便是仰仗於商業發達。若我各地市集貿易繁榮,商賈行走大明各地,不僅會增加朝廷的大筆稅收,更能帶動各地變化。我今日的建議便是請朝廷大力鼓勵閒散百姓從事商業,農桑產出不會改變,而經商稅收會極大的提高,會起到立竿見影的效果。”
殿上靜悄悄無聲,眾人都在思索宋楠的話,考慮著宋楠描繪的這個前景。
就聽楊廷和靜靜道:“我不否認宋大人的想法是好的,但卻是恐怕是空想而已。誰不知鼓勵商賈經營會給朝廷帶來好處,從大明立國之初,太祖朝時便對商賈加以鼓勵;前朝時,商賈地位低下,甚至商賈之後不可參與科舉,為人所輕賤,但在我大明,卻從未有這麼多的限制。然而事實又如何?我大明朝商業依舊如此低迷,這不是朝廷不鼓勵,我想大概是固有計程車農工商的想法讓百姓們不願從商,畢竟商賈一心逐利,於本心之中會受人歧視,也沒人願意這麼做。”
宋楠呵呵笑道:“楊大人是這麼認為的麼?我卻不這麼看。商家逐利本就是天職,商家不逐利,朝廷何處得稅收?我只問,百姓們是願意抱著為商不齒的想法餓死,還是願意從商經營住高屋大宇吃飽穿暖生活逍遙呢?”
楊廷和皺眉道:“對某些人而言恐怕寧願餓死也不願從商,但對普通百姓而言,恐怕還是選擇後者。”
“這就是了,百姓都是普通人,他們可不像諸位讀過聖賢書的大人們這般的在乎什麼身份的高低,他們只希望能吃飽穿暖一家子安穩的過日子罷了。況且就算是在座的諸位大人,又有幾個願意甘於清貧呢?所以不知百姓不願經商,肯定是另有原因了。”
“但不知宋大人說的原因是什麼?”楊廷和問道。
“以我一家之言,我覺得問題出自朝廷的戶籍之策上。”宋楠正色道。
本章未完,點選下一頁繼續閱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