蟹黃雞蛋提示您:看後求收藏(第二十三章 殘劍三式,陰山籙,蟹黃雞蛋,藏書網),接著再看更方便。
請關閉瀏覽器的閱讀/暢讀/小說模式並且關閉廣告遮蔽過濾功能,避免出現內容無法顯示或者段落錯亂。
長劍在手,蘇徹只覺不順手。
劍匣之中那口得自前代劍俠江琴的神兵是青銅所制的短劍,入手很輕。
在江琴多年劍意浸淫之下,只要自己稍加引導就可以運劍如風,劍氣自生。
而馮不行送上來的這把劍是大梁軍中所用的騎劍,前尖後寬,長過三尺,可以單手持握,也可以雙手使用。
眉心劍意展動,蘇徹將長劍運起,劍氣於劍鋒之上吞吐不定,劍光紛亂如雨打芭蕉。
蘇徹隨手用出幾路常見的劍式,不絕之間將得自“中元”的蜃影元劍融入劍光之中。
一時之間,劍光之中更添三分變化,隱隱有若霧氣瀰漫。
劍氣彌散,寒意自生,蘇徹心中一股說不出的快意。
馮不行看在眼中,最後出言叫停。
“三公子,劍術一道,除卻東海劍宮將之奉為修行根本之外,不拘道、儒、佛各家各脈都鼓勵弟子修行,自然有其中的道理。”
“修行之路就好像是拔河,人與天地各執一端,爭出一寸,便成就一寸,爭出一尺,便成就一尺。”
“雙方拔河的繩子便是這天地之間的種種法則,就好像大日緣何東昇,生老病死各依何理,凡夫愚鈍,手中握不住這條繩子,讓天地拿捏得死死的。”
“若是能將這條繩子從天地手中奪盡,參破這天地之間的條條框框,就是成佛作祖,周遊六虛。”
馮不行右手虛握,一道道銀色電芒在他掌間躍動。
“我修持武道,將雷霆陰陽生滅參入我武道之中,這才奠定了武道第五品知命境的基石。”
“天地之間,修行人總要選擇一條法則,做為前進的根基。可劍道修行卻不然。”
“劍之道,維精維誠,除一個我字不見其他,講究一個純粹。劍道修行,是以三千大千為磨劍之石,淬鍊胸中一口劍意。所以劍修最愛行俠仗義。”
“因為行俠仗義對於劍修來說也算是一種磨礪自身修行。”
“而也因不拘泥外物,劍修也最為勇猛精進。”
馮不行從蘇徹手中接過那柄軍中騎劍,手上挽出一個劍花。
自己的《紂絕陰天秘籙》之所以修行快速,要謝謝自鐘山會中得到的那一尊青帝酒爵,可以夜夜凝練帝流漿。
而繼續修煉,少不得體悟太陰之道,其中就少不得種種外物。
如果沒有青帝爵凝練帝流漿的神異,修行肯定要慢上許多。
而劍道修行卻是立足於《鼎天鈞劍》這一根本,只要循序漸進便能有所成就。
至於馮不行所說的純粹,蘇徹覺得自己仍然對此缺乏概念,可能是修行還不夠的緣故。
“劍道第九品養育劍意,就是在眉心祖竅之中凝練出劍意,第二步便是以意御劍,導引劍氣破敵。”
馮不行以手揮劍,一道劍氣破空而出,正擊中高懸在空中的蛇妖首級,濺起一蓬血雨。
“過得這一關後,便是要將劍氣凝練,衍生出兩種變化,一者入微入化,極盡精妙,一者浩蕩無垠,斬江斷嶽。”
馮不行收劍而立。
“到了這一等,便是所謂的練劍成絲,入得劍道第七品境界了。我看三公子演練劍招,頗有云起霧生的氣象,但是頗為生疏,三公子還是要加些苦功。”
“晚輩受教。”
蘇徹心下一時慚愧之餘,更知道馮不行是用他武道第五品境界的修行眼界對自己進行教導。
“我當年追隨蘇公北伐,一同在韋懷文麾下效力,枋頭敗軍之際曾得蘇公提點,習得七式殘劍。後來我棄劍用刀,這殘劍用得不多,今日我便將其中三式傳於公子。”
馮不行看著四下圍觀的一眾烏雲都甲士。
本章未完,點選下一頁繼續閱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