蟹黃雞蛋提示您:看後求收藏(第十四章 城隍舊事,陰山籙,蟹黃雞蛋,藏書網),接著再看更方便。
請關閉瀏覽器的閱讀/暢讀/小說模式並且關閉廣告遮蔽過濾功能,避免出現內容無法顯示或者段落錯亂。
蘇徹穿好夜行衣,蒙好面巾,左右各帶一把長刀,腰後藏著一把短刀,身後揹著劍匣,袖內藏著那黃天道的封靈繩。
看上去倒像是兵器鋪子搬家。
山陰縣的城隍廟,位於縣城的東頭。
土有土地,山有山神,城中自然也有神明,便是城隍。
名川大山的河神、山神,名義上都是由朝廷冊封,城隍也不例外。
這是朝廷威嚴所在,所謂“極天際地,罔不臣妾”的現實體現。
當然,只是理論如此。
相當一部分冊封的神祇都是“水鬼升城隍”,是“要升官,殺人放火等詔安”的結果。
山陰縣的城隍也是如此。
蘇徹翻過縣誌,山陰本地的城隍本來是數百年前戰死的一位猛將,死後化為厲鬼,而後被封為城隍。
雖然縣誌上遮遮掩掩,但是也能隱隱約約看見這位作祟一方的明確記載。
在緹騎編纂的《玄中記》上寫的更明白“鬼厲則成神,妖靈則為聖。”
這位猛將厲鬼升成的城隍受了山陰縣幾百年的香火,也算是兢兢業業,《山陰縣誌》上經常能看見這位的降真神蹟。
也就是除掉了什麼妖怪,滅了什麼惡鬼。
直到這位幾十年前惹上了玄山裡面的黑山老怪,最終殞身其手,《縣誌》之中對於這一段的發生過程語焉不詳。
之所以如此想來是因為著作者心存忌憚,城隍是已經沒了,黑山老怪依舊橫行一方。
唯恐會被黑山老怪視為城隍殘黨清算報復吧。
這位城隍被黑山老怪滅掉之後,山陰縣就沒有城隍了。
城隍廟也就漸漸荒廢了下來。
各地的城隍廟一般都是當地最興旺的地方,算是商業中心地帶。有神祇護佑,四時的香客和廟會絡繹不斷,提供了源源不斷的客流。
山陰縣的城隍廟附近顯然沒有這種待遇。
伴隨著城隍的去位,城隍廟內的那些泥胎木偶自然無法滿足山陰百姓們祈福消災的需求,客流一去,只剩下周圍空落落的院牆。
矮樓的斷瓦間生出幾許頑強的野草,在碎瓦破磚的縫隙間吞吐著月華。星光照著緊鎖的屋門,木板上的紋絡因為風吹日曬爆出一根根木刺。
蘇徹行走在破舊的街巷上,這裡依稀還能看見曾經的繁華,卻也是長夢易醒,入眼盡是慘淡而寥落的現實。
不遠處,已經是城隍廟的正門。
黑沉沉的大門緊鎖,只有最上面“城隍廟”三個字的牌匾表明此地的身份。
蘇徹停住了腳步。
前面有人。
四個大漢黑衣蒙面,各帶兵刃,雙目如鷹隼一般站在城隍廟門口。
蘇徹感覺不太對勁。
這是哪一路人馬?
棺材鋪宋祁的手下,暗中潛入山陰縣的緹騎,還是聞訊而來準備碰碰運氣的江湖人?
蘇徹心裡才不太準。
“朋友,前面正在辦事,闖蕩江湖,各走各路。”
蘇三公子沒有說什麼,那邊已經有眼尖的看出了端倪,直接開口說話。
“老子是柳一刀,你們可是宋老闆的部下?”
領頭說話的那位同行沒有說話,另外三人面面相覷,似乎有些摸不太準。
這小狐狸怎麼回事?挑的地方這麼熱鬧,大家都在這城隍廟辦事嗎?
“卻原來是柳大哥,兄弟們在此辦事,一刀大哥且暫等片刻。”
還真是碰上了,蘇徹眉頭一皺,手摸住腰間刀柄。
這幾位跟自己差不多,看著都不像是善類。
本章未完,點選下一頁繼續閱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