蟹黃雞蛋提示您:看後求收藏(第五章 獨目,陰山籙,蟹黃雞蛋,藏書網),接著再看更方便。
請關閉瀏覽器的閱讀/暢讀/小說模式並且關閉廣告遮蔽過濾功能,避免出現內容無法顯示或者段落錯亂。
枯林禪寺從地理位置上看距離山陰縣城並不算遠,這也是天下寺觀的一個規律。
既不能離城鎮太遠,少了善男信女的供奉,也不能離城鎮太近,失卻了清淨。
周嗣等人臨近縣城,拜別過蘇徹,便跟小書童話別,然後去尋相熟的買家交割藥材。
貨物進城門要額外加一筆稅,在城外交割便能讓他們節省些成本。
蘇徹讓看門的門吏驗過吏部的印信,便由其領著奔縣衙而去。
山陰縣內的通道是大梁開國初年翻修過的,南北和東西各有一條青石鋪就的大道,其他街巷都是用黃土鋪就。
兩邊的店鋪鱗次櫛比,各色的招牌令人目不暇接。
“百年刁家老號”“南北貨”“吳刀蜀錦”之類的旗號下面多有抱著胳膊互相聊天的店主。
街面上的行人卻很少,一個個面無生氣。
山陰縣城好像睡過了勁,一副醒不過來的樣子。
處處透著暮氣與疲倦。
縣衙在縣城的正中央,衙門橫著排開,按照朝廷規定的法度,左右各有一扇側門,正面還有一扇正門,這也是江湖上為何將官府稱為“六扇門”的原因。
衙門的左手邊豎著一塊誡石。銘文乃是前朝所定,上寫著“爾俸爾祿,民脂民膏,下民易虐,上天難欺”十六個字。
“縣尉大人,這是朝廷誡石,按照成法,新官上任需先三拜誡石方能上任。本縣官員出入縣衙,也要一拜以示鄭重。”
“嗯。”蘇徹哼了一聲。
按照朝廷的規矩,新官上任需要在此地向誡石三拜以示尊重。
蘇徹看著這十六個字卻只想發笑。
前八個字,“爾俸爾祿,民脂民膏”這八個字確實字值千金。
可“下民易虐,上天難欺”。
貪官虐過了百姓,百姓卻只能指望蒼天來管,簡直令人笑掉大牙。
所謂天地不仁,以萬物為芻狗。
“夏日消融,江河橫溢,人或為魚鱉。千秋功罪,誰人曾與評說?”
蘇徹一句有感而發,所以才有人寫“從來就沒有救世主,也不靠神仙皇帝”。
“縣尉大人稍待,我這就去叫門子開門。“
領路的門吏一聲告退。
縣衙的大門等閒不開,平時只是走偏門而已。
新官上任,確實是一件值得開大門的事情。
蘇徹不願拜誡石,門吏不敢難為他。
縣尉可以不拜誡石,縣尉不拜,沒有人會挑剔什麼。
但是門吏卻不能不開中門,即便縣尉不發作,焉知縣丞怎麼看,主簿會不會教訓自己一頓當作討好縣尉的人情。
至於縣尉屬下的那些巡檢、遊繳們為了討好上級會給自己多少臉色?
能幹上門吏,他自然是明白事的。進衙門通傳幾句,先是尋來縣丞用慣的書吏,告訴他縣尉馬上入衙,讓他將預備迎接的流程提前開演。
再找到主簿的一位心腹,讓他火速去東門告訴姜縣丞與田主簿,那位縣尉已經到了。
安排完畢,門吏再去找來門子和幾個蒼頭,一起將正門開啟。
可能是縣衙的大門許久未曾開過,他們費力許久,這才將大門開啟。
衙門這邊一片喧鬧,自然引得周圍的街鄰們打算過來圍觀,想瞧瞧這裡是什麼熱鬧。
幾個守在衙裡的衙役捏著黑紅兩色的水火棍大咧咧地從衙門內跑出來,鼻孔出氣地吆喝著不讓他們近前。
“湊什麼湊,朝廷的大人上任,關爾等鳥事,回去啃自己媳婦腳面去。”
“薛老三,老子沒得媳婦,倒是你媳婦腳面白嫩,給老子啃啃。”
“找打是不是?”
本章未完,點選下一頁繼續閱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