蟹黃雞蛋提示您:看後求收藏(第七十一章 中元奪影,陰山籙,蟹黃雞蛋,藏書網),接著再看更方便。
請關閉瀏覽器的閱讀/暢讀/小說模式並且關閉廣告遮蔽過濾功能,避免出現內容無法顯示或者段落錯亂。
九層天穹之上,金鼓之聲不絕,喊殺之聲振動天地。
金鼓聲、喊殺聲漸漸合而為一,化為一道沉重的鼓聲,似乎有上古神人高居雲端之上,正在以法力敲打著這個世界。
濃厚的煞氣之中,有千軍萬馬時隱時現。
“東王公,你知道何謂劫數麼?”
中元看著高天之上凝若實質的煞氣忽然問道。
您這一聲東王公,我可承受不起。
“晚輩曾經聽人做過有一個比喻,說修行本身就像是人和天地在拔一根繩子,那繩子就是天地之間的法則,這法則從天地手裡拔的越多,修為也就越高明。”
“晚輩覺得這若是將這繩子從天地之間奪盡,那天地羞惱之下要動狠手,這狠手就是天劫。”
蘇徹想著郁離子曾經做過的比喻。
“前半段雖不能說全中,卻也是頗有見地,想來應當是你這師傅所說。至於後半段麼?”
中元不做評價,因為全無評價的必要。
“日有東昇西落,人有生老病死,這是天地之間造化自然之理。可修行人偏要反著來,你們黃天道有一門神通名為六龍回日,連大日都要拉的回,便可見修行人的本色。”
蘇徹記得玄中記之中曾有記載,說上古之時有一神人名曰羲,大日東昇西落之後,就是他駕馭六龍,將大日重新拉回東方。
按照玄中記的說法,上古傳說之所以光怪陸離,其實是當時修行界內思潮使然,那個時候愛用故事、傳說來闡明法理,所以就有許多傳說。
當然,緹騎們也不忘到處蒐集這類上古傳說,至於有沒有人藉由這些上古傳說悟出什麼神通不太清楚,倒是變相的養活了一群愛講古的說書人。
“修行人將天地之間的法則扭曲化為己用,而天地則希望法則能夠恢復到正常,這一來一去,當扭曲積累到一定程度的時候,就會衍化為劫數。”
“不同的修行法門,天劫來臨時的猛烈程度也不一樣。”中元看著天際:“佛道兩家之所以號稱正宗,就是因為老天似乎對他們頗多偏愛,即便是劫數臨頭,來的也有些含情脈脈的樣子。而妖魔兩家之所以為妖魔,就是渡劫之時天地厭棄,恨不得將之碎屍萬段。”
蘇徹忽然想起空竹,那小狐狸出身東海雲深不知處,中元又贈其天魔裂魂之術。
兩兩疊加,不知道日後成就時要遇到什麼難處。
不過話說回來,這位中元到底安的什麼心?
鐘山會中,真的是人人皆為其手中之棋。
蘇徹望向長空之上的郁離子。
內憂外患,這位師尊如何自持?
煞氣凝結,雲氣之中似有千軍萬馬,無量天兵天將。
氣象萬千之中,東西南北四方,似乎各有門戶生成。
東方之上,青光焰焰。北方之上,玄氣晦暗。南方之上,屍氣盤卷。西方之上,罡風猛烈。
天空之中,各有神將顯現蹤跡。
東方那處門戶之中,有一大將青面獠牙,頭頂兜鍪,手持一面青色大旗,呼吸之中隱隱有雷霆生滅。
北方門戶之中,一神將披甲散發,手持長劍,雙目緊閉,其身後陰陽二氣沉浮不定。
南方門戶之中,一魔王身披羽衣,周身血氣四溢,面如梟鳥,持一面寶鏡,麾下魔兵在門後若隱若現。
西方門主之中,一靈官天生五目,六臂各持法器,目中隱隱有金焰繚繞,傲立於罡風之中。
“天地之劫,依舊是天人感應。”
中元看著天上的一眾神人,心中似有所感。
“不過是看人下菜,各顯本領。這劫數是自玄門所出,名為九霄四煞末法雷獄,上應周天星象,凝結至淬煞氣化為鬼神,驅動天
本章未完,點選下一頁繼續閱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