葡萄提示您:看後求收藏(第171節,我的八次奇妙人生,葡萄,藏書網),接著再看更方便。
請關閉瀏覽器的閱讀/暢讀/小說模式並且關閉廣告遮蔽過濾功能,避免出現內容無法顯示或者段落錯亂。
噗噗同樣在學校裡適應良好,這個月,他要放春假了。
李如洗身體漸漸好起來,心情也就好了起來,人的身體其實對情緒影響實在太大了,只要有一點身體上的不舒服,心情就好不起來,情緒灰暗,人也容易絕望。
四月初,雖然英國緯度高,氣候偏寒涼,洋水仙也已經全部開放,李如洗覺得再不著手花園,就徹底晚了。
她的設計圖也早已完工,心裡未嘗不是有些迫不及待。
五六十平的前院小花園和將近二百平的後院大花園,對於李如洗而言,是她從未接手的大案例了。一方面出於對慕容儔的回報之心,另一方面則是對園藝的熱愛,她的設計圖改了又改,力求做到自己心目中的完美。
一個好的花園,要和主體建築風格融合,才能擁有恰如其分的美。
李如洗覺得一個維多利亞式的房屋,還是配合原木、石塊、礫石、紅磚、木頭的棕色、白色或鐵藝的黑色比較合適,所以那些地中海藍、法式鄉村的薄荷綠,雖然都可以很美很搶眼,但這次她就不考慮了。
花園本身是有欄杆的,前院是漂亮又結實的黃銅的,後院都是黑色鐵藝的,厚實而樸素,這些李如洗就不打算改了。
前院的圍欄低矮,只有半人高,門也是小巧漂亮的,可以供一人透過。後院有個黑色鐵藝的大門,可以進車,進來不遠處,就是可以停兩輛車的車庫。
車庫是紅磚建築,很有年代感,但終究比較樸素,沒有什麼美感可言。車庫門朝東,進了後花園大門往西一拐就能直接開進車庫,事實上,這一段黑鐵圍欄就被車庫的北牆所替代,而車庫的南牆——一面五米長的光禿禿的大磚牆就正對著主屋的北邊落地大窗,中間隔著十五米的荒地。
測量下來,整個北向花園的面積如果連車庫是將近二百二十平米,去掉車庫的話是一百八十多平米。
車庫這面牆雖然有點醜,但是要好看起來也容易:兩棵歐月的大型藤本,就可以把它化為一面花牆。
但是大藤本至少需要三四年的時間才能長大,覆蓋住這面牆。李如洗覺得可以給它增加一點設計感:用白色木條橫向一條條覆蓋整個牆面,這樣就很方便將來藤本的攀爬,也很適合往上面做一些裝飾。
這種裝飾也很好做,比如說掛一些壁掛式的植物,如常青藤、佛珠之流,也可以弄箇舊輪胎,不想刷鮮豔的顏色,也可以用麻繩把它的一半捆縛起來,下半部分填土,種些一大蓬可以垂下的草花,比如六倍利,紫色的小花如瀑布一樣從舊輪胎上傾瀉而下,有一種山野的,生機勃勃的美。
可她現在要做的是一個沒有主人澆灌打理也能維持下去的低維護花園,這些需要澆水,冬天還要入溫室內才行的盆栽暫時自然是不能弄了。
於是她釘了個鑄鐵工具架和一個漂亮的鑄鐵水管架。
沿著牆根則是種植區域了,藤本月季依然是要種的,李如洗種了一棵蘋果花,這是能長成大藤本的,開的花雖然小,但一簇簇花量極大,聽說還挺香,顏色粉中透白,很百搭,不像大遊行之類的顏色過於濃豔。
其餘則種了些可以自生自滅的草花,基本都是紫色調、粉色調和白色調的,這是個很好搭配的色調,裡頭還可以間雜少量的黃色花,但不能太多。
黃色和大紅色不宜同時出現,否則總是容易讓人聯想到國慶節之類的。
兩邊的欄杆,李如洗已經種了一些藤本月季了,靠近後大門那十米基本是兩米一棵,現在她又補了一些灌木月季和切花月季,基本是一米一棵地種下了。
而同樣在月季腳下,李如洗也種了些草花。
靠近屋子的十米是比較陰的,總是被屋子擋住陽光,這裡適合種繡球,但是繡球夏天不澆灌是行不通的,李如洗就放棄
本章未完,點選下一頁繼續閱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