葡萄提示您:看後求收藏(第85節,我的八次奇妙人生,葡萄,藏書網),接著再看更方便。
請關閉瀏覽器的閱讀/暢讀/小說模式並且關閉廣告遮蔽過濾功能,避免出現內容無法顯示或者段落錯亂。
這次的夢境,是她對自己最不滿意的一次,也是她覺得最艱難的一次。
甚至可以說,這是一次殊死之戰,雖然看上去平靜寧和,並沒有任何矛盾和困難,但其中艱險,只有她自己心裡有數。
不過,她離開了之後,沐梓涵也應該不會有太大問題吧?
她給他和他媽媽之間開了個坦率的先河,下面溝通起來應該會更坦誠更順暢,而且也會對抑鬱症有足夠的認知和重視了。
希望他們都能安好。
離開之前,她曾經想過,要不要給陳菲菲發個微信,說清楚沐梓涵有抑鬱症,因此可能無法正常維繫一段感情的問題,希望她能儘量諒解和配合他治療。
最終她沒有發,她覺得,這個決定權在沐梓涵自己,她無權這麼做。
希望沐梓涵能做出正確的抉擇。
她還找了一些比較重要的抑鬱症的資料,整理了發了給沐梓涵媽媽,其中重要的都用紅筆標註,比如說:抑鬱症在藥物治療之後的好轉階段,會有比較強烈的自毀傾向,許多抑鬱症患者就是在這個階段自殺身亡的。
希望能給這位女士一些幫助。
她也想到了很多,關於自己少年時的往事。
她記得,有個資料上說過,青少年時期,其實是自殺的高發期,很容易有這種自毀傾向,所以,經常有孩子為了考試,為了雞毛蒜皮的糾紛,為了爸媽的一句責備就採取極端行為的。
有人說這可能是種群的一種自然調節現象,把不夠堅韌的個體先淘汰一部分,就如青少年和老年時期更容易有同性性行為一樣,是自然的優勝劣汰法則在起作用。
而從個體角度上說,少年時,更不知道生命之可貴,死亡之可怖。輕重緩急進退之道,本來就是這些看上去不小,懂得的也很多,實際上卻還是孩子的少年們所不曾掌握的東西。
她記得自己少年時也挺極端的,她一直在思考“人為什麼要活著”的問題,覺得想不出那個答案,就沒道理要活著。
無理的事情為何要存在?
不死只是因為慣性罷了,只是因為沒有足夠的外在動力來讓她消除活著這個慣性存在的狀態而已。
說來可笑,還有一次她考試考得不好,只考了班裡第七名,她覺得無法跟父母說出口,還想過要直接自殺算了,只是有本書沒看完,才沒真的動手……
書看完之後,她也忘了這事了。
這時候,照顧她的護工靜悄悄走進來,看她醒了,露出笑容來,問她:“這會兒醒了?要不要吃早飯了?”
李如洗點點頭,她確實餓了。
這場夢真累,化療期間她通常噁心反胃吃不下東西,每次進餐幾乎都是強迫自己的。
這次的新護工手腳利索態度溫柔,行為還很安靜,把她的病床搖起來,床上用的小早餐桌擺好,然後把早餐擺上去。
牛奶葡萄乾黑糯米粥,煮開花的黑糯米泡在潔白的牛奶裡,除了點綴了葡萄乾,還有少許紅棗和桂圓,還有點燕麥粒和蔓越莓幹,一看就特別誘人;碧綠的芹菜海米,西芹很嫩,脆生生的,海米是金鉤海米,很鮮美,味道不很鹹,特別開胃。
此外是一小碟餚肉,一份點心竟然是豆腐皮小包子,半透明的豆腐皮裡是肉餡和筍丁木耳,精緻極了。
李如洗有點吃驚,問護工:“這……總不可能是醫院食堂的吧?”
一般無人陪護請護工的病人預設都是吃醫院食堂的,由護工一日三餐打回來,但是李如洗吃不慣,她一般都是叫外賣,有些年輕人住院也是如此。
不過年輕人住院沒有人照顧的還是很少的。
這個護工是新人,李如洗聽她問她要不要吃早飯,以為是她不知道她的規矩,自己去醫院食
本章未完,點選下一頁繼續閱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