葡萄提示您:看後求收藏(第162節,我的八次奇妙人生,葡萄,藏書網),接著再看更方便。
請關閉瀏覽器的閱讀/暢讀/小說模式並且關閉廣告遮蔽過濾功能,避免出現內容無法顯示或者段落錯亂。
李如洗自己從小到大,一直是學校裡最優秀的學生,李爸爸李媽媽總是為她驕傲,也尊重她的個人意見,信任她的能力,所以李如洗的少年時代是沒有受到父母的抑制的。
而郭珍嬡小時候優秀,高中時成績卻漸漸下降,陳愛萍心裡,自然是非常失望的。
她雖然沒有過分地責罵孩子,而是拼命替她想辦法,但是有時候也會控制不住流露出失望來。李如洗從她的記憶裡可以看到,她無數次拿著郭珍嬡的卷子,萬分失望地說:“怎麼會這麼差?你到底在想什麼?你是怎麼了?”
當郭珍嬡明確表示數學太難她做不出來時,陳愛萍不可置信地說:“不會吧?你有那麼笨?”
陳愛萍不信任郭珍嬡的能力和判斷,覺得她什麼都做不好。
當郭珍嬡考上985之後,陳愛萍說的永遠是:“幸虧媽媽拼命努力,把你給託上去了。”
上了大學之後,陳愛萍依然管郭珍嬡所有的小事,為了一些雞毛蒜皮的小事動輒表示出失望和不滿,而這時候,郭珍嬡終於開始反彈了。
她開始厭煩媽媽管她的任何事情,什麼都不肯跟媽媽說……
在李如洗看來,陳愛萍自然有不對的地方,除了中國父母難以抑制的控制慾(這對於精細育兒的父母來說,實在太難避免了,李如洗自己也覺得很難做好。),她的言行也傷害了女兒而不自知。
郭珍嬡自然也有矯枉過正的毛病。
這對於青春期的孩子來說,是很常見的。
因為媽媽嘮叨,恨不得捂住耳朵。
因為爸爸某一處讓自己失望,恨不得沒這個爸爸。
……
而成熟的一個最初標誌,就是和父母和解。
尤其是當父母沒有太大問題的時候。
能夠從他們的角度去理解他們,諒解他們。
其次的成熟標誌,才是和自己和解。
郭珍嬡其實不是沒有作出努力,她在爸爸得了絕症時,雖然她和媽媽關係不融洽,但是顯然,她是考慮了以後要照顧孤獨的媽媽,所以才選擇了離家近的城市的那份工作。
但這是責任感驅使下的一次努力,而不是真正的諒解,所以當她做著自己不喜歡的工作整整三年,而發現自己也沒怎麼能夠照顧媽媽時,她選擇了終結這次努力。
結果,陳愛萍既不滿女兒的倉促莽撞,也不認同她的所謂夢想,甚至在內心深處,她覺得女兒背叛了她。
郭珍嬡本來就有著內疚感,又被陳愛萍這樣指責,自然會想要回避……再加上去到一個殘酷的大城市之後種種的困難和竭力適應,艱難地努力……她也顧不上安慰媽媽的情緒。
當媽媽問到她的薪水之類的敏感話題時,她會覺得媽媽是要剝開她的傷疤。
因為努力不怎麼成功,使得她覺得更無顏去面對母親。
母親又經常說什麼“一手好牌,被你打得稀爛”之類,非常傷害她自尊心的話……
其實,要解決這對母女之間的問題,最簡單的方式就是郭珍嬡獲得成功,過上被母親認同和尊重的生活。
可這並不容易。
這個社會上,成功的永遠是少數人。
有的人會永遠在破繭那關被卡住,無法成蝶。
這是沒辦法的事。
何況李如洗現在是陳愛萍,不是郭珍嬡。
那麼,她只能以陳愛萍的方式去努力。
陳愛萍的努力說起來也很簡單,就是讓女兒重新相信她,相信她是一個不管女兒成功與否,都愛女兒的媽媽。
是一個在女兒失敗和狼狽時,不是失望和責罵,而是敞開懷抱的媽媽。
可問題就在於,當媽媽的也不是聖人,看到孩子失
本章未完,點選下一頁繼續閱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