溫涼盞提示您:看後求收藏(她風華正茂 第41節,她風華正茂,溫涼盞,藏書網),接著再看更方便。
請關閉瀏覽器的閱讀/暢讀/小說模式並且關閉廣告遮蔽過濾功能,避免出現內容無法顯示或者段落錯亂。
門下侍郎湯明鈞, 寒門出身, 延熙六年進士, 延熙十五年, 加銜同中書門下平章事,同尚書省左右僕射、門下侍中、中書令等三省長官平起平坐,實掌相權,乃是自延熙帝即位以來, 第一位非世家出身的宰相,也是除三省長官外,第一位額外實掌相權之人,因此一躍成為寒門之首。
科舉入仕的寒門子弟,無不以湯明鈞為目標,舉凡不依附世家的,大多都自動在其身邊圍攏,形成了隱隱與世家相對立的所謂“清流”一派。
這樣一個人一站起來,再加上近日那件鬧紛紛的事兒,朝堂上,許多大人都心頭一跳。
而湯明鈞一開口,果不其然——
“臣請議今春科考盧嗣卿舞弊案。”
今日的朝堂,從這一句話開始,才算真正拉開了帷幕。
含元殿外守門的侍衛,官不算高,但架不住位置重要,每每聽著皇帝陛下跟文武百官們議論天下大事,便也覺得自個兒的職責也頂頂重要,當差時都站地筆直挺立,驕傲的大公雞似的。
可今日,當差的侍衛小哥兒有點站不住了。
眼看著日頭從東邊挪到東南,再從東南挪到正頭頂,午飯的點早到了,往日早該結束的大朝會,卻眼看還是沒個頭兒,而含元殿裡頭,則時不時傳出隱隱的喧譁聲,有人聲,還有嘩啦啦不知道什麼的聲音——
總不會又摔花瓶了吧?
以前那位公主主持朝會時,倒是時不時摔個花瓶,但摔過後又心疼,以致後來還特意吩咐,含元殿裡不許放名貴瓷器,就放那體大粗苯的即可,摔起來響聲大,解氣,還不心疼。
而當今親政後,倒是再也沒發生過這種事兒了。
侍衛小哥想著往日趣事,忍不住撲哧笑了出來,隨即意識到失態,立馬繃住了嘴,然後左右瞅瞅,發現壓根沒人發現他剛才的失態,右邊兒跟他一起做門柱那兄弟,此刻兩眼發直發綠,一看就餓地不輕。
唉。
——這得議到啥時候啊。
又在議啥事兒呢?
小哥正瞎想著,忽然有雜亂的腳步聲和人聲從大殿裡傳出,悄悄一瞥,便見許多官員從殿內湧湧而出,一邊走還一邊議論紛紛,有的甚至還推搡著,動著手。
喲,看來今兒陣仗是真大。
小哥一邊支稜著耳朵聽著,一邊找那幾位最顯赫的相爺——果不其然,沒見著人。
正如侍衛小哥所見那般。
這一日的大朝會,吵吵嚷嚷了一上午,吵到普通官員都退場了,接下來,則是隻有宰輔級別的權臣們才能參與角力的場合。
尚書中書門下三省四相,尚書令崔靜之、帝師王銑、太尉盧攸,同平章事湯明鈞,再加一個陛下臨時硬要加入的中書舍人盧玄慎,總共九人,含元殿吵不清楚,便又從含元殿移步政事堂,據政事堂外當差的侍衛稱,幾位相爺一直到太陽落了,才走出政事堂的大門,而那位中書舍人盧大人,更是整夜未歸,直接夜宿在了政事堂。
這樣的大陣仗,自然未及日落便引得滿城風雨,不知道多少官員家徹夜點著燈火,等著宮中或者不知哪裡傳來的訊息,又不知道多少人徹夜未眠,思索著這場動盪後的變動。
但這一切,都與樂安無關了。
大朝會吵吵嚷嚷的時候,樂安在睡懶覺,睡到太陽曬屁股了,冬梅姑姑忍不住一遍又一遍地看,又悄悄摸她額頭,生怕她是著涼燒著了才睡這麼狠。
樂安當然沒燒著。
正午,大朝會結束時,樂安才從被窩裡露出頭,伸伸懶腰,起了床。
冬梅姑姑趕忙叫春石伺候著她洗漱梳妝,自個兒在一旁嘟嘟囔囔,說她這麼晚才起,晚上別又睡不著了云云。
“不會。”樂安頭髮被春石拿
本章未完,點選下一頁繼續閱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