蝸牛非牛提示您:看後求收藏(第二百九十七章:濟爾哈朗這個老狐狸,織明,蝸牛非牛,藏書網),接著再看更方便。
請關閉瀏覽器的閱讀/暢讀/小說模式並且關閉廣告遮蔽過濾功能,避免出現內容無法顯示或者段落錯亂。
吳三桂的寧遠軍兵馬已然大部渡過了女兒河,在南岸只有數百健卒看護著營盤,餘下皆是隨軍的民夫和壯丁。
寧遠軍在女兒河上攏共搭建起了四座浮橋,但其中只有兩座浮橋是建在女兒河與小淩河交匯處,踏過了這座橋再往北便是錦州南關。
而另外兩座浮橋卻是建在了女兒河上,過河之後雖也是平川曠野,然卻不可直抵錦州城下,在他們東北方數里外,被蜿蜒而過的小淩河擋住了去路。
如此一來,寧遠軍將士竟被分成了兩部分,他們大部透過的是兩河交匯處浮橋,屬於是進入了錦州地界。
而另外的一部分兵馬,則是透過位於女兒河上的兩座浮橋,進入了女兒河與小淩河相夾的平川曠野之間。
這邊只有胡心水與夏龍山的左右營三千餘兵馬,再加上另一遊擊高得捷的千餘兵馬,統共有五千寧遠軍戰士。
對面的清軍則是以漢軍為主,另有扈什布率領的蒙古鑲藍旗兵馬一部也在這邊,他們透過東北面小淩河上的三座浮橋,可以快速轉戰到錦州城下。
雖然清軍人馬略多一些,然胡心水、夏龍山、高得捷等人部下也是騎兵居多,他們往來衝突,並未落了下風,反倒是與清軍殺了個旗鼓相當,似乎還略佔上風。
與之相同的是,從兩河交匯處渡河而過的吳三桂寧遠軍大部,更是佔盡上風,這邊本就有近萬人馬的寧遠軍主力。
而且,東協總兵曹變蛟的人馬也是從這裡渡河,薊遼鎮兩支最能戰的邊軍兵馬,匯聚一處,可不是憑譚泰的正黃旗和蘇納的蒙古鑲白旗,所能夠抗拒。
雙方剛開始接戰之時,譚泰就感受到了極大的壓力,但是他才剛剛接任滿洲正黃旗的固山額真,正在急需表現的時刻,又怎肯輕易乞援?
譚泰就這樣苦苦堅持,若只有吳三桂的寧遠軍馬,或許再戰上片刻,只要他能穩住陣腳,或許就可將吳三桂部明軍擊退。
可怎曾想,吳三桂這裡確為明軍重點突破的所在,隨在曹變蛟所部兵馬渡河北上,戰場形勢急轉直下,明軍瞬間便佔據明顯的優勢。
譚泰不得已之下,只能派人急往睿親王多爾袞處求援,但此時阿濟格所部已經前往堵截大同總兵王樸,多爾袞可用之兵也不多了。
…………
接到譚泰的求援後,多爾袞的心才終於穩定下來,現如今的明軍,除了張誠的宣府兵馬之外,已經全部露了蹤跡。
而明軍主攻的方位也能夠確定,正是寧遠吳三桂渡河北上所在,多爾袞當即傳令,命滿達海率滿洲鑲紅旗勇士前往支援譚泰,一起夾擊吳三桂部明軍。
滿達海大聲接令,便率領旗中勇士急奔而去。
如此直到午時中刻,多爾袞又接到譚泰與滿達海二人的求援,言明軍吳三桂與曹變蛟所部兵馬勢盛難擋,請求再派援兵助戰。
幾乎是與此同時,武英郡王阿濟格那邊也有軍報傳回,言在錦州南關外的小淩河北岸,發現有明軍宣府的兵馬,其勢甚盛,請多爾袞務要重視。
阿濟格就是這個樣子,他雖然性格直爽,作戰勇猛,但缺點也很明顯,那就是言語莽撞,很多事情都不走腦子,且在戰場之上從不輕易認輸。
就如這一次,他一定是打不過大同、宣府明軍,才派人回來報訊,要多爾袞務必重視張誠所部,其實這裡面就有求助援軍的意思。
多爾袞作為阿濟格的親弟弟,又如何不知道哥哥的毛病,更何況就算那邊不是阿濟格,他也定必重視。
畢竟,張誠可是擊殺他親弟弟豫親王多鐸的罪魁禍首,真正的元兇!
其實,阿濟格特別提醒多爾袞務必重視,其意也是如此,殺弟之仇,如何可以不重視起來?
多爾袞沉思片刻,猛然下令,命滿
本章未完,點選下一頁繼續閱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