蝸牛非牛提示您:看後求收藏(第二百一十一章:援兵來了?,織明,蝸牛非牛,藏書網),接著再看更方便。
請關閉瀏覽器的閱讀/暢讀/小說模式並且關閉廣告遮蔽過濾功能,避免出現內容無法顯示或者段落錯亂。
因為防線的收縮,使得陳錚可以更為集中的使用手裡所擁有的火炮。
此時,百子銃近距離平射,一轟就是一片彈子或碎石噴射而出,二百米內根本就無處躲藏,就連盾車都被轟射成了篩子一般。
而佛郎機和臼炮則發射實心炮彈,轟擊攻山韃賊中間,一顆顆或是鐵質、或是石質的圓球形炮彈,落地後又被激彈起老高,不斷跳來躍去。
再者,山頂主營東北、東南兩角上,還有神機營送與陳錚的那兩門大將軍炮,也是轟鳴不斷,他們發射的巨大鐵炮子,都快轟射到韃賊陣後去了。
如此正好形成三層炮擊,攻山的韃賊陣型登時為之一亂,但礙於軍律森嚴,卻未敢四散奔逃,只得在陣中左右躲閃。
這一段的壕溝、矮牆雖然交錯並行,但另一個特點也顯而易見,那就是缺口眾多,如今每一個缺口處,依其大小不同,都橫亙著一門、或是二三門火炮。
就算只轟擊了一輪,但數百門大小火炮齊轟的威勢確實驚人,別說炮子的威力,就是明軍陣前那騰起的漫天煙霧,已經代表了一切。
不過,除了那些百子銃平射給韃賊造成一定殺傷外,其他的實心炮子卻是威勢驚人,但威力有限。
而且,韃子久歷戰陣,早已習慣了這些鐵疙瘩,他們今日攻山也不似早前,將隊形排列得那麼密集。
他們以隊為單位,分列成一個個縱列,或是聚成一個個小陣,以求儘量減少炮子跳擊造成的傷害。
伴著各火炮湧出的股股濃煙,山嶺斜坡上爆起無數泥土煙塵,一陣陣血霧,從各盾車後噴出,如風吹稻浪般。
隨著盾車被轟擊碎裂或傾倒,韃子兵也終於徹底暴露在宣府軍眼前。
有些反應快速的韃子,竟將手中的盾牌丟在壕溝內,然後人再跳進去,如此避免被溝底的尖刺扎傷,還能有效躲避炮火轟擊。
本來這些地方,是他們無論如何也不願掉落之地,如今卻成了他們求生之所,世事無常,誰又能料到呢?
百子銃最大的好處,是可以握持著尾柄,架在戰車上左右上下的靈活轉動。
當然因為其後座力,以及可能的火力外瀉等原因,該手柄有若銃柄似的,向後細長細長的延伸出來。
而且百子銃的裝填也有若佛郎機一般,都是使用子銃,每處通道列有數門。
如此輪流轟射下,打得前方一陣陣慘嚎,每每轟射數輪後,進攻通道的清兵便會猶豫後退,留下遍地屍體與哀嚎的傷兵。
當然,攻山的韃子實在是太多,火銃火炮射不過來,或某些比較悍勇的韃子兵,他們冒著傷亡撲到炮兵們跟前。
除了兩翼矮牆後的銃兵向他們轟擊外,也有一些刀盾兵、槍兵在保護這些炮手,然奴賊勢大,他們也不得已而開始後退。
畢竟是滿洲鑲紅旗的韃賊,確比那些外藩蒙古戰力強悍,甚至比蒙古兩黃旗也要強上許多。
還未到午時,就有一些預留的通道處,被韃子兵們冒死突破,餘部清兵也為之精神一振,隨後拼命湧入。
分佈在兩翼宣府軍銃兵們,從側面凹陷處拼命射擊,而正面也不斷砸下大大小小的石塊,以護衛炮手們抬著火炮向後退卻。
長嶺山宣府軍第二道防線,明清雙方將士展開了一場極度兇狠的近身肉搏。
不過,韃子越衝越多,宣府軍火銃才打了幾輪就被衝上,如今近身肉搏,銃兵們也就只能退後,很明顯此刻韃子佔了上風。
果然,很快中軍號聲便響起,矮牆後的輜兵、炮手、銃兵們交相後退,而隨軍民夫,也是如潮水般向後退卻。
隨著宣府軍逐漸退入山頂的石頭營壘之中,在第二道防線上,只餘一筐筐的石塊和一堆堆的大木擺在那裡。
本章未完,點選下一頁繼續閱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