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 226 章 一環後又扣一環
木蘭竹提示您:看後求收藏(第 226 章 一環後又扣一環,李世民為弟弟心聲頭疼中,木蘭竹,藏書網),接著再看更方便。
請關閉瀏覽器的閱讀/暢讀/小說模式並且關閉廣告遮蔽過濾功能,避免出現內容無法顯示或者段落錯亂。
就算傳了出去,晉王和晉王妃這對年輕小夫妻趁著外放遊山玩水怎麼了?楚王不也是因為遊山玩水被彈劾回京嗎?
他們要是把這件事捅出去,有人彈劾晉王耽誤公務,陛下勒令晉王回京怎麼辦?
沒有人想在朝堂上看到打哈欠的晉王,沒有人!
連曾經力諫晉王為首相的魏徵都不想。
李玄霸就這樣在黃河中下游晃悠,把沿路豪強的莊園摸了個清清楚楚。
有一個地方官吏察覺了李玄霸的異常動作。
李玄霸在魏州尋找姜承的時候,曾與魏州刺史王弘直短暫相處過。
只要李玄霸想,他就能和任何人相談甚歡。王弘直也自以為已經和李玄霸成為“友人”。
魏州刺史王弘直是真正的琅琊王氏族人,先祖王羲之、王獻之的墨寶就儲存在他家,比什麼族譜證明都真。
雖然他的族人在南梁滅
() 亡後,祖孫三代都住在咸陽。但“郡望”就是這樣,哪怕已經在外十代人,他們的郡望仍舊是“琅琊”。
不過已經在“郡望”所在地沒有族人的世家,就是沒落了。
琅琊王氏的族人散落全國各地,長安也有不少。
李玄霸給王雲製造假身份的時候尋的不是王弘直這一支,但當王雲已經出名後,王弘直也會堅信王雲就是他的族人。
聽聞李玄霸曾見過王雲,王弘直還希望晉王殿下能牽線,讓他和這位族親“恢復”聯絡。
他甚至希望能讓兒子拜在王雲大儒門下讀書,聽得李玄霸差點憋不住笑出來。
王弘直在史書中名聲不顯,但他兒子王方慶是武周難得履職時間較長還能善終的宰相,算是較有名氣。
王弘直與兒子王方慶都是方正之人。
在原本歷史中,王弘直曾是漢王李元昌之友,因勸說李元昌不要狩獵無度擾民,被李元昌疏遠,後來與荊王李元景交好。
好吧,又是狩獵無度。大概“狩獵無度”是李淵傳給兒子的“遺傳毛病”。
從這件事,不僅可以看出王弘直的方正,也可以看到王弘直或者說琅琊王氏有意向李唐宗室靠攏,試圖在李唐重鑄琅琊王氏的輝煌。
王弘直一脈也確實做到了這一點,在子孫出現了四個宰相,且都是良相。可惜琅琊王氏最後的餘脈忠於李唐,在李唐滅亡時,幾乎和李唐同休,自五代起再無人入列傳。
王弘直在原本歷史上本就會特意與宗室交好。李玄霸送上門來,且又是世上有名的賢能之人,王弘直當然對李玄霸十分殷勤。李玄霸離開魏州後,他也一直關注著李玄霸的一舉一動。
當發現李玄霸“遊山玩水”的行為後,王弘直原本有點不喜,想要勸說李玄霸以公務為重。
但很快,王弘直就意識到李玄霸的行為背後肯定有深意。
楚王李智雲怠慢公務很正常,但在幼年時就才名遠揚,幫兄長打天下時更闖出“算無遺策”赫赫威名的晉王李玄霸,絕無可能突然成為紈絝親王。
王弘直又觀察了李玄霸一些時日,將李玄霸遊山玩水的地方畫在輿圖上細細琢磨,終於意識到了什麼,驚出一身冷汗。
“算無遺策,算無遺策……哈。”王弘直擦了一下額上的汗珠,苦笑道,“我此舉是否也在你的算無遺策中?”
王弘直閉上雙眼,緊握的雙手忍不住輕微顫抖。
如果他的猜測為真,那麼這麼重要的事,晉王居然會讓他查到,就只可能是故意為之。
他彷彿看到了當初與晉王喝茶論道時,晉王那永遠大局在握的微笑。
請君入局,君入否?
我……入否?
……
宇文珠抱怨:“跟
本章未完,點選下一頁繼續閱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