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 106 章
金玉滿庭提示您:看後求收藏(第 106 章,穿唐後,我和導師面面相覷,金玉滿庭,藏書網),接著再看更方便。
請關閉瀏覽器的閱讀/暢讀/小說模式並且關閉廣告遮蔽過濾功能,避免出現內容無法顯示或者段落錯亂。
久,視線輕巧地從張九齡身上移到了李長安身上。
卻也沒有立刻下決定,而是打算等到七月再說。
從張九齡的口中李長安似乎料定了七月會發生大事……反正他本來也是打算今歲臘月離開長安回鄉,再等一等也不遲。
李長安與張九齡二人卻不知道賀知章心中所想,二人正在討論往後該如何治理山南東道。
山南東道,領荊、襄、鄧、唐、隨、郢、復、均、房、峽、歸、夔、萬等州,位置在秦嶺以南,長江以北「1」,如今改州為郡,所領的轄地則為南陽、上洛、安康、淮安、武當、房陵、襄陽、漢東、富水、竟陵、江陵、夷陵、巴東、雲安、南淮、南賓、武陵,共十七個郡。
裡面有不少郡名字李長安就耳熟能詳,山南東道的地理位置可以說相當優越了,水系發達,地勢不能說全部平坦,可大部分也都比較平坦。面對北方的衝擊,更是有襄陽可守,宋元時期,宋據守襄陽六年,三國時期更是圍繞荊州爭霸,乃是“兵家必爭之地,天下之腰膂”。
更是有“南船北馬、七省通衢”之稱,佔據交通要塞,商業發達。
既然有優勢,那就要發揚優勢,李長安早就做好了規劃。
張九齡也有意讓李長安主導,他看著面前擺放的山南東道地圖,並不先出聲,而是等著李長安安排。
“第一步得先種地,民以食為天。”李長安圈出了山東南道北方的平原和丘陵,“先從江陵抽調農吏帶著安素稻的稻種先在平原地區推廣新稻種種植。”
安素稻在裴素這幾年的改良下已經從第一代占城稻變成了兼併一年兩熟、矮稈抗倒伏、高產的第三代稻種,山南東道
水系發達(),很適合種水稻。民以食為天?[()]?『來[]。看最新章節。完整章節』(),後續無論是發展工業還是發展商業,都需要先滿足百姓吃糧需求才能再進一步進行產業升級。
張九齡很認同李長安的話,他捋著鬍鬚道:“裴芸在漳縣辦了一個農校,專門培養農吏,如今已經有一百二十餘粗通農學的農吏,勉強可以每個縣配備一人。”
“太少,還得再擴招。”李長安道,“三年內,要滿足每個村配備一個農吏。”
種地也是一項技能,有人技能等級高,知道該怎麼施肥怎麼除草,遇到蟲害該怎麼辦,這種人種的地糧食產量就高。可還有的人技能等級低,就只知道埋頭出力,這種人種的地糧食產量就低。
後一類人並不是不想知道怎麼才能把地種好,只是他們有心學習卻沒有老師教導。
種地好的人會心想我祖祖輩輩總結出來的經驗憑什麼教給你,種地差的人又拿不出錢來學技能,他們要是有錢早就不種地了,所以農吏的設立就十分有必要了。
必須得官府領頭組織人手,把種地的各種技巧都給總結到一本書上,然後再由老師免費進行教導,這樣農民才能學到本事,糧食的產量才會更高。
原來是平均等級十級的百姓種等級十級的種子,李長安現在想要更多的糧食,只靠裴素將糧種的等級提升到五十級只能將糧食的產量提高五成,而糧種的等級想要再往上提高就會是一個很漫長的過程了。
所以李長安還需要種地的百姓平均等級提高,只要百姓的平均水平提高到三十級,那糧食產量還能再往上提高三成。
當然提高糧種的等級和提高百姓的平均等級成本肯定不一樣,不過如果算上在教百姓種地技能的同時,還可以順便教他們識字,再順便教他們一點要知恩圖報,李娘子滴水之恩他們要湧泉相報,這就很值得了。
“農校要擴招,今明兩年最重要的事情就是種地。”李長安道,想了一下又加上了一句。
“然後可以再修一修襄陽城的城牆,提供
本章未完,點選下一頁繼續閱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