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 108 章
金玉滿庭提示您:看後求收藏(第 108 章,穿唐後,我和導師面面相覷,金玉滿庭,藏書網),接著再看更方便。
請關閉瀏覽器的閱讀/暢讀/小說模式並且關閉廣告遮蔽過濾功能,避免出現內容無法顯示或者段落錯亂。
將近半年沒有回到伊川縣,伊川縣已經變了個模樣。
咕嚕咕嚕的灰白色煙霧在三里外都清晰可見,馬車行駛在伊川縣的道路上,道路兩邊是磚窯和水泥窯。
從上空俯瞰伊川縣,伊川縣的北部地區遍佈一個個窯爐,這些窯爐的煙筒往外噴著灰白色的煙霧,一行行的工人宛如螞蟻一樣在窯爐之間穿梭,有些推著小車,有些趕著驢車,從磚窯和水泥窯中搬運著磚塊和水泥。
鐵礦石暫時供給不足,陳國生又閒不住,就倒騰出了水泥,水泥製作難度並不算大,而且還能和磚窯共用一條生產線,形成迴圈利用。
水泥的製作原料就是磚窯廢料,燒廢了的磚塊、廢爐渣,這些東西打碎研磨與石膏和石灰石攪拌在一起,而後加熱至一千度就能得到水泥。
大唐的鍊鐵技術溫度要求是一千五百度以上,用來製作水泥,甚至都不需要再往上提高火焰溫度。
先前鋪橋修路和修房屋壘城牆用的是糯米石灰,在南北朝時期,糯米混上生石灰用來修建城牆已經很普遍了,糯米石灰的質量比起水泥還要高上許多,使用年限也比水泥更久,唯一的問題就是……貴。
糯米比尋常大米要貴三倍,就連大唐如此富饒,也只是在幾座關鍵城池上用糯米石灰修城牆,至於用糯米石灰修路,只有宮殿中用得起。
水泥就不一樣了,水泥造價便宜,雖說沒有鋼筋沒有辦法用水泥築城牆和高樓,可用來修路還是綽綽有餘。
小麥要等到三月下旬播種,水稻還要再晚一些,要等到四月上旬播種,如今才二月下旬,伊川縣的百姓還沒有開始耕種,而是卯足了勁在工地幹活。
上一年洪水莊稼顆粒無收,今歲要種糧食,種糧就要全靠買,再加上有許多人家中的農具也被洪水泡過後生了鏽,還有不少養牛的人家,洪水來的時候只來得及人逃命,家中的牛羊卻被淹死沖走了……一樁樁一件件都得要錢才能重新置辦起來。
再往東走,洛水就出現在了李長安的眼前,紡織廠就設在洛水邊上,後期還可以利用水力拉動紡織機紡紗織布。
李長安離開洛陽的時候,紡織廠才剛開始建造,現在她回來了,紡織廠也建好了。
李長安讓車伕將馬車停在紡織廠前,雖然李長安不在伊川縣,可她和韋芸的聯絡沒有斷過,韋芸在信裡告訴李長安,第一批新紡織機做好後韋芸就先找了一些女工試工。
“二十九娘,這邊!”昨日就收到李長安訊息的韋芸已經在紡織廠門前等著李長安了。
韋芸穿著一身翻領胡服,袖口用布條紮緊,腳下蹬著小蠻靴,頭髮也都攏在幞頭中,十分方便行動。
“遠遠瞧見師孃,我恍惚間還以為是誰家十八歲的小娘子跑出來了呢。”李長安跳下馬,上下打量了一韋芸誇讚道。
韋芸精氣神比數月前要好上了許多。
韋芸一邊帶著李長安往裡走,一邊感慨道:“紡織廠中許多事都要我親力親為,我
是整天忙得腳不沾地,頭些時候還日日累得腰痠背疼,後來適應了倒也好了,身子竟還輕鬆了不少。”
“我先招了三十個女郎試工,就在最南邊這個小作坊裡。”韋芸帶著李長安往南走。
“現在她們已經在這兒幹了半個月了,一開始不熟練亂了一陣,現在已經幹熟了,我算了算,這三十個女工每日能紡出的紗線重量能頂得上不用新機器的四五十熟練婦人。”
韋芸推開了位於最南角作坊的屋門,裡面有數十個女工正拿著飛梭紡線。
看到有人進來,坐在門邊的幾個人下意識抬起了頭,韋芸抬手示意她們該幹什麼幹什麼,不用顧忌她,這些女工才又低頭專心致志捋起了紗線。
韋芸帶著李長安在這個小作坊內轉
本章未完,點選下一頁繼續閱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