重生的楊桃提示您:看後求收藏(第953章 易北河南岸之役,留裡克的崛起,重生的楊桃,藏書網),接著再看更方便。
請關閉瀏覽器的閱讀/暢讀/小說模式並且關閉廣告遮蔽過濾功能,避免出現內容無法顯示或者段落錯亂。
他們的認知裡,只是步兵團體擺開長矛的“刺蝟陣”,實屬一種過於先進的戰術。
不過他們很快聽到了酷似波美拉尼亞人語言唱響的歌曲。
眾人側目看向薄霧漸散的河面,那裡正走著一直步伐整齊的軍隊。
那些人不是羅斯人更不是丹麥人,他們頭髮偏向棕黃色,身材也比高壯的羅斯人矮一點。可他們的確也是羅斯軍一員,據說就是羅斯王在遙遠東方徵召的異邦友軍。
這就是斯拉夫軍隊,兵力足有一千。留裡克的大舅子梅德韋特統領這支幾乎都來自諾夫哥羅德的軍隊,在遙遠東方投入新的戰爭。說來慚愧,雖是一路從斯堪的納維亞打到這易北河畔,斯拉夫軍並沒有好好開葷,戰士的戰戟缺乏飲血的機會,製造的殺傷戰果恐怕還遠低於芬蘭軍那六百名射手。
這一次終於有立下大功的機會了。
梅德韋特號令大家唱起故鄉的民歌,再配合隊前鼓手打出的鼓點,行伍整齊地離開浮橋,並在河灘迅速列陣。
戰士廣泛裝備了甲衣,所謂以鉚釘將鐵片鉚接在鹿皮上。士兵的驅趕部分得到保護,其餘地方就只有一層鹿皮湊合地作為皮甲,同時起到禦寒作用。表觀上是看不出他們有著甲衣的,外身套著白色長袍,皮帶扎穩牢,胸口又是縫合兩條藍色布條交錯排列。
士兵也都普及了鐵皮盔,盔外又套上狐皮、兔皮等皮革做的絨帽,畢竟現在天氣愈發寒冷了。
他們列隊整齊,士兵握緊手中有著超長木杆的戰戟,如同和河畔創造一片樹林。他們一樣吃飽了飯,現在身體充滿了力量。
“聽令!戰戟!收!”
一番號令,樹林突然消失,所有的戰戟平放在士兵的右手邊,而士兵依舊筆直地站著。
他們自成軍起就將長矛結陣作為主要訓練專案,多次實戰的成功給予斯拉夫軍以莫大的自信。
留裡克將這支軍隊安置自己的中軍裡,此絕非出於個人好惡,絕非因為指揮官是自己的大舅子,只是因為接下來要面對的是法蘭克騎兵極大機率的瘋狂衝鋒,羅斯軍隊的長矛陣已經是最後的陸戰最後的屏障。
事實上所有渡河的聯軍步兵分成兩種,一種專注於肉搏戰,首要的武備就是超長木杆做的矛頭或是戰戟,羅斯軍主力各個旗隊的“馬潤”們也不得不將劍盾搏殺的拿手好戲放在一邊,就以超長的木杆武裝自己,並將自己切肉的匕首困在木杆末端充當矛頭。
區區匕首也能做矛頭?但這些切肉的匕首至少也比它主人的手掌更長。
大部分羅斯軍戰士划船抵達對岸,同樣所有的大型艦隻以幾乎擱淺的距離停泊在易北河南岸。
耶夫洛帶領著軍中所有芬蘭、科文、維普斯、呂迪這樣的泛芬蘭族裔射手,他們站在大船甲板上手持長弓,又兼顧操縱艦載的扭力彈弓。
艦隻甲板在高處,不僅士兵視野好,遠端武器的射界也非常優良。
有多達一千人要在戰艦上操縱遠端武器,以拋射的方式對最遠摺合三百五十米外的目標進行打擊。如此距離過於瘋狂,只因林地的邊緣到現在枯水期的河道河岸,距離也只有摺合五百米的程度。
某種意義上,如果敵人的騎兵列隊完畢,他們剛剛發起進攻,其軍隊就完全可被羅斯軍的海軍火力覆蓋。
而這,只是羅斯軍在易北河上安置的“漂浮的箭塔”。
留裡克將全軍的十字弓手集結,畢竟每個旗隊裡有一個百人隊攜帶十字弓,即便戰爭打到現在羅斯軍也折損不少,留裡克仍然集結出一千五百名十字弓手。換言之,他有著近一千兩百支木臂十字弓(松膠、樺木膠黏合鹿筋使得木臂更富彈性),另有近三百支兇狠的鋼臂十字弓。
曾經用在維辛格瑟島決戰的手推車載扭力彈弓更是少不了
本章未完,點選下一頁繼續閱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