薩巫提示您:看後求收藏(第 171 章 軟廣,系統把我識別成了貓,薩巫,藏書網),接著再看更方便。
請關閉瀏覽器的閱讀/暢讀/小說模式並且關閉廣告遮蔽過濾功能,避免出現內容無法顯示或者段落錯亂。
“如果自然館是這樣,不如干脆取消好了!”
畫外音裡,那位學生這麼說道。
他的聲音天真又年輕,但商誠搖搖頭:說的容易,取消了這些動物們怎麼辦?能迅速找到靠譜的領養嗎,還是乾脆賣掉?
影片裡沒有明說,但鏡頭語言很是公正,靠著自然館員工們的寥寥幾句,明眼人就能看出是學校上層的不作為,而員工收益不高,既沒有成就感也沒有上升渠道,做這工作自然也不是很熱心。
而商誠注意到,鏡頭裡頻頻出現一隻狗,正是封面裡的約克夏,自開頭那位試圖盜鼬的學生消失後,約克夏似乎成了接替的影片主角。
隨著前情交代完畢,商誠才恍然意識到,自己居然下意識在跟著約克夏的視角。
這種鏡頭語言很厲害啊。
她拉住路過的舍友,想喊她一起看,舍友下意識想要拒絕,因為覺得紀錄片太無聊了……不過,看到這隻狗,舍友愣了一下:“這個好像……”
舍友沒能說完,因為鏡頭裡,那些人就喊:
“狗。”
約克夏沒有名字,也不能出去遛彎,頂多在自然館裡走走,但明眼人都看得出來,這狗的年齡不小了。
反倒是年輕的孔雀,嘰嘰喳喳,總要偷跑,甚至聽員工的對話,商誠才知道,居然還有一隻母孔雀是養在食堂的……難不成還要吃嗎?
舍友撐著她的椅背,興致勃勃道:“不是,你等著看吧,馬上就暗渡陳倉生小孔雀了!”
商誠:“!?”
怎麼看個紀錄片也會被劇透——不對!倒不如說,正是因為紀錄片是現實不是影視,才會被瞭解現實的人,劇透吧?
就在她這麼想時,有人推門進入了自然館。
那似乎是一群學生,但這幾個學生和年復一年來“參觀”的學生們不一樣。
——倒是和被通報評論的那幾個很像,想要收養可憐的小動物。
商誠只以為他們屬於推進劇情的“npc”,卻聽到舍友“哦呼”地怪叫一聲,嘟囔著“那個時候好嫩啊”“小楚可愛”“我要去找以前的影片打卡”……嗯?
商誠換了個姿勢繼續看,而鏡頭裡,因為依舊跟著小狗的視角,其實是約克夏人立起來,趴在圍欄邊緣,有些好奇地看著進來逛了一圈的“人類”。
因此那學生們的畫面也是略模糊的,有種遠景的感覺,頂多能看出性別和校服——商誠也不知道舍友從哪看來的“嫩”,聲音很嫩嗎?
但變化緊
() 接著到來了,動物們被運走,自然館被拆掉——而小狗什麼都不知道。
被稱為“狗”的約克夏在籠子裡左右踱步,商誠也有些緊張:等等,不會那麼快就到結尾吧?這就拆了?雖然現實不是小說,沒有那麼多安排好的劇本,但你拍紀錄片也不能完全沒劇本啊!
她跟著小狗緊張了一會兒,舍友卻只是笑,還在一旁刷手機,似乎要找什麼瀏覽記錄給她看……而後畫面中鏡頭一轉,是自然館重新開工的場面。
這裡面還出現了烏聲集團的無人機,學生們努力靠直播賺錢,搭建自然館收入的框架,計劃著認養,尋找學校商量等畫面。
最後,小狗還被送去了寄宿學校,商誠“啊”了一聲——
這不是警貓那部紀錄片裡出現過的金城警犬訓練基地嗎?她看過啊!
鏡頭裡小狗接受著訓練,但,商誠發現,紀錄片的拍攝者似乎極擅長拍攝“動物”。彷彿一種天賦,鏡頭裡出現人時她還不覺得,可出現動物後,她就意識到:畫面裡的動物似乎額外有靈性,彷彿拍攝者能看得出它們的喜怒哀樂,於是透過畫面放大了這一部分,把動物的情緒傳遞給觀眾。
本章未完,點選下一頁繼續閱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