零點浪漫提示您:看後求收藏(第26章 黎人(一),1627崛起南海,零點浪漫,藏書網),接著再看更方便。
請關閉瀏覽器的閱讀/暢讀/小說模式並且關閉廣告遮蔽過濾功能,避免出現內容無法顯示或者段落錯亂。
隨著基建專案的逐步鋪開,人力資源特別是勞動力數量的短板也開始凸顯出來。除了佔穿越眾比例極小的老幼成員之外,幾乎所有人都變成了廉價勞動力,不管穿越前是當大老闆的還是搞科研的,現在統統都得到工地上搬磚。而這還僅僅只是勝利港和一號基地這片區域的基建工程,接下來對於內陸田獨工業區的開發建設更是需要大量勞動力才行。
於家父子所在漁村的村民在得到安全的保證之後已經逐漸返回家園,並且其中絕大部分人都選擇了到一號基地的工地上打工於家父子帶回家的白米精鹽可是讓村裡所有人的眼睛都紅了。於家父子能賣體力換糧食,難道別人就賣不得?
於大山因為“從龍”較早,表現得也比較老實聽話,直接就被執委會任命為工頭,專門負責指揮漁村的幾十號勞動力。而每天穿著迷彩作訓服來勝利港“上班”的於小寶,更是已經被穿越眾們視為了第一個歸化民,負責文教工作的寧崎已經表示,在接下來要開辦的第一所本土學校中,會將於小寶連同其他幾名漁村兒童一併收入,專門辦一個土著兒童班,將領先這個時代數百年的各種理念逐步灌輸給他們。
能得到短毛老爺們的如此重視,於大山多少還是有點受**若驚的感覺,要知道方圓數十里之內可都沒有能讓孩子讀書的地方,想要讀書識字那就得把孩子送去幾十裡之外的鳳凰鎮,但高昂的費用卻不是他們這種漁民家庭能夠負擔得起的。如今短毛老爺們說要辦學,而且還不收取學費,簡直就是天降喜訊。於大山感激之餘,便找到執委會的人主動獻計,稱有辦法緩解目前勞動力奇缺的狀況。
於大山的辦法其實並不複雜,便是外出招工。勝利港這附近人煙稀少,是因為近年來每逢季風期就有小股海盜來此作亂,很多不堪其擾的人都逐漸搬離了此地。但在崖城到這裡之間的百餘里沿海平原,卻是有數個村鎮,居民數千。特別是後世三亞市區一帶,因為有三亞河、臨春河兩條大河及數條支流,擁有豐富的淡水資源,所以在沿河兩岸有不少的村落存在,只要出得起工錢報酬,從這些地方招一些勞動力完全不是問題。
於大山的獻計立刻得到了執委會的重視,在經過短暫討論之後,執委會便委託了漁村這邊派出數名鄉老組成招工隊,出發去稍遠的地方招工。(百度搜尋更新最快最穩定)(.)按照樂觀的估計,半個月之內大概能招到兩三百勞動力,可以在相當程度上緩解目前的用工壓力。不過要長期僱傭這麼多人,原本並不著急解決的糧食問題就必須要立刻提上議事日程了。好在田獨東岸的兩處農業用地開發都比較順利,趕在穀雨前播種第一批農作物還是能做到的。負責禽畜養殖的袁秋業也已經在東岸考察好了地段,準備把禽畜養殖基地從目前簡陋的臨時安置地轉移過去。
1627年4月9日早上,深入到田獨地區開闢臨時營地的先鋒組聯絡一號基地指揮部,稱有黎人在營地附近出現,但因為語言問題無法進行聯絡溝通,希望指揮部儘快派出專業人員支援。
要說起和黎人打交道,目前穿越眾裡首屈一指的專家就是周恆行了。周恆行本身就是黎族人,穿越前在儋州市文化館的工作就是專門蒐集研究古時海南黎族相關資料,對黎族的民風民俗最為了解。現在執委會要成立黎區特別工作組,周恆行當仁不讓地成為了組長。
黎人源於古代百越,而“黎”這一專有稱呼始於唐末,早在漢代以前黎人先民就渡海而來,作為第一批居民開發了海南島,漢武帝平定南越之後,數次派軍民進駐海南,設立了珠崖、儋耳兩個郡。之後的歷朝歷代中,黎人也一直被納入到中央王朝治下,黎人生產的珍珠、玳瑁、香料等物品向來都是瓊州的“貢品”,元代的時候中央政府甚至直接就給海南黎人各個峒的峒首授予世襲“千戶”“萬戶”的官職。當然這麼做的後果也造
本章未完,點選下一頁繼續閱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