雲無風提示您:看後求收藏(第54章 頭疼的圖們,大明元輔,雲無風,藏書網),接著再看更方便。
請關閉瀏覽器的閱讀/暢讀/小說模式並且關閉廣告遮蔽過濾功能,避免出現內容無法顯示或者段落錯亂。
兵王治道領兵入山海關,與時任薊鎮總兵李世忠統帥的部隊從東、西兩面截殺犯境的蒙軍,並派時任遼東巡撫魏學曾入駐山海關鎮守。
幾天後,蒙軍向義院口方向突圍,在義院口又拆毀長城十六處,奪路而逃。
不過他們運氣有點差,待逃至棒槌崖時,遇大霧迷路,戰馬失蹄,墜落深澗者眾多。
當時正是新君即位,朝廷內部又碰巧徐階開始打壓高拱,而徐階只是個官僚,爭權有一套,邊事幾乎沒去管,於是明軍的戰鬥力也就不必多說了。因此真正打仗的時候多不敢戰,戰後卻爭搶蒙軍自墜棒槌崖的死者首級報功。
不過此戰還是有一個很重要的意義,就是開了遼東鎮與薊鎮聯合作戰的先河,兩鎮之間的互動由此始。而能把兩鎮的防務緊密結合起來的契合點則非山海關莫屬了。
在嘉靖年間,山海關及其鄰近地區的長城因多次遭到衝擊,險情不斷,均陸續加以修補,但建築格局並無大的變動;到隆慶年間,在戚繼光到來後,這一帶的長城防禦建築與設施才作了大的改動。
隆慶繼位登基之後,基本上一直都是跟著高拱的理政思路行事,為改變畿輔地區屢遭侵擾的險惡局面,遂決定呼叫在南方御倭立有大功的戚繼光和譚綸到北方整飭邊防,訓練邊兵。
隆慶二年夏,在新任薊遼總督譚綸的鼎力舉薦下,朝廷任命年輕時曾在薊鎮數度戍守的戚繼光以都督同知職總理薊州、昌平、保定三鎮練兵事,後又任命其擔任鎮守薊州、永平、山海等處地方總兵。
於是,戚繼光在朝廷的支援下,在整頓、訓練守邊部隊的基礎上,開始大力整修薊鎮的長城防禦工事。
嘉靖年間,宣府、大同一帶的長城在修治時,建造了不少烽堠墩臺,而薊鎮的一些險要地區的長城在修整時卻沒有增建墩臺。
因此戚繼光主張,薊鎮長城在再修整時應作大的改動:一是加高、加厚原有的邊牆,在牆兩面均設垛口,異常衝要的地區修築重牆;一是在長城線上加築空心敵臺,作為邊軍駐守的禦敵堡壘。
在此之前,薊鎮長城線上也曾築有磚石小臺,但小臺之間沒有緊密的聯絡,且臺很小,既難以掩蔽士兵,又難以貯存軍火器具,在實戰中作用不大。戚繼光決定“築高臺,建廬以棲火器”,並根據地形決定敵臺的修築地點和形式。
他認為,敵臺間距要根據地形地貌,或近或遠,緊要地區數十步或一百步築一臺,次要地區一百四五十步或二百步築一臺,兩臺相應,互相配合。
同時,有實戰作用的敵臺一般應高三四丈,周圍為十二丈到十七八丈;要以巨石或磚築臺基,與邊牆同高,向外突出一丈半左右,向內突出半丈有餘;臺分三層,中間虛空,四面留有箭窗,上層有垛口。
每臺駐兵三、五十人,並貯備必要的器械、餱糧。在敵臺之下,另有駐屯軍隊,與臺上守軍配合作戰,防止敵軍拆牆內犯。
當時高拱已經回朝主政,朝廷的財政狀況開始好轉,於是採納了戚繼光的建議,但因為財政也只是剛開始好轉,沒法投入太多,便把應建的敵臺數目由3000座減少到1000多座。
戚繼光和譚綸調配兵卒,開始了大修長城的工程,到隆慶五年,修起1017座敵臺,並將沿途長城均視情況加以補修。當時,山海關地區在總督譚綸的親自主持下也大動土木,在山海關兩側的長城,特別是角山、后角山修築了不少敵臺。
戚繼光鎮守薊鎮,訓練兵馬,整修長城,加築敵臺,再加上當時高務實給他提供了新式的火器圖鑑,雖然還沒有京華軍工出現,但戚繼光自行打造,也使山海關一帶的防禦能力大大加強,令前來侵擾的蒙古騎兵再也不敢輕易攻城。
此前已經說過,高拱的北部邊防思路是“西懷東制”,所以
本章未完,點選下一頁繼續閱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