雲無風提示您:看後求收藏(第27章 朱翊鈞的“足疾”,大明元輔,雲無風,藏書網),接著再看更方便。
請關閉瀏覽器的閱讀/暢讀/小說模式並且關閉廣告遮蔽過濾功能,避免出現內容無法顯示或者段落錯亂。
了名稱,鬥身是天樞、天璇、天璣、天權,斗柄是玉衡、開陽、搖光,幾顆星的方位及執行,對於古人來說,都有很重要的象徵意義。
更重要的是,北斗七星還被賦予了政治上的意義。古人認為,皇帝的居處正對著天上的紫微星——這也就是為什麼明清兩代的皇宮被稱為“紫禁城”的原因,而北斗七星在星宿理論中是屬於紫微星垣的,也就是人間帝王在天上的對應物,他們在天上就住在北斗星附近。
既然如此,帝、後才要以北斗七星的形制下葬,這樣就更易於他們走到極星天邊,為死後去向天上的帝所提供了更便捷的通道。
不過這個講究,似乎是從明代才開始的。朱元璋所葬的孝陵,雖然後世沒有開掘地宮,但是從地上建築來看,並不是像一般的陵園呈筆直左右對稱的,而是彎彎曲曲,不成直線。
這一方面是順從梅花山的地形,因地制宜,但更重要的,則是陵園神道也是形似北斗七星的樣子,這在中國的帝王陵裡也是唯一的。
所以從孝陵的神道就可以看出,大明的開國皇帝朱元璋就格外重視北斗七星的形制,把自己的墓道建成彎曲狀,那麼萬曆作為他的子孫,以北斗七星的葬式下葬,也就不足為怪了。
高務實聽了朱翊鈞這番話,才忽然想起去年自己回京時,朱翊鈞搞了個郊迎,當時高務實就發現朱翊鈞的右腿似乎有些不受力,只是那時候高務實見他走路的動作還算正常,這才沒太在意。
但現在看來,他是真的得了病。
高務實嚴肅起來,問道:“皇上,君有疾,臣不得不聞。不知太醫院怎麼說?”
朱翊鈞搖頭道:“聽不太懂,說是什麼‘痺證’,又說‘溼濁’,什麼‘脾失健運,溼濁內生’,什麼‘溼濁流注,則氣血不暢,而成痺痛’,一群人扯東扯西說了老半天,朕也沒搞懂到底是怎麼回事。最後朕疼得生氣,拍桌子問他們,他們才說這是自古以來帝王將相常見之病,並無藥石可醫,只勸朕少喝酒。”
高務實聽得眉頭大皺,中醫的那些名詞,他也不是很懂,但是朱翊鈞的這個病,從表現上來看,他卻知道是怎麼回事!
簡單得很:痛風!
痛風一詞源自拉丁文Guta(一滴),意指一滴有害液體造成關節傷害,痛像一陣風,來得快,去得也快,故名痛風。古代痛風多好發於帝王將相,但隨著生活水平的提高,痛風在後世早就成了普遍性疾病。
前世高務實他老爸就有這病,而且是年輕時就得了,也是經常在大半夜疼醒來。高務實記得自己小時候有好幾次被老爸開燈晃醒來,一看老爸的小腿肚子抽筋抽得都快要看不見肉了——全抽到膝關節附近去了。
甚至他小時候還記得他老爸的一件糗事,當時在他外公家裡,他老爸頭天晚上痛風抽筋,第二天走路一瘸一拐,有外公的同事悄悄問:“您家相公(老人說話的風格,指女婿)腿不方便?”
這事,直到後來高務實長大,還經常拿來笑話他老爸。
原來朱翊鈞那被記載到了各類史書中的所謂“足疾”,居然就是痛風。
不過仔細想想,朱翊鈞患痛風倒也不奇怪。雖說直到後世都沒有能夠完全治癒痛風的辦法,但人類對於痛風的瞭解和控制畢竟比古代進步得多了,至少有如下幾點因素,跟痛風的關係很大:肥胖、飲酒、高血壓、高血糖、嘌呤。
嗯,以上各項,朱翊鈞完美地全佔了……
前四項基本可以目測出來,因為朱翊鈞現在已經開始發胖了,雖然不誇張,但是微胖也是胖,而他平時又沒什麼運動,估摸著今後說不定還要繼續胖。
飲酒不用說,現在甚至沒人可以限制他這一點——明代十六歲成丁,成丁即可飲酒。
至於飲食,那更不用說了
本章未完,點選下一頁繼續閱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