雲無風提示您:看後求收藏(第035章 潞王背後有太后,大明元輔,雲無風,藏書網),接著再看更方便。
請關閉瀏覽器的閱讀/暢讀/小說模式並且關閉廣告遮蔽過濾功能,避免出現內容無法顯示或者段落錯亂。
原。”
戚繼光點了點頭,道:“末將自當盡力練兵,以期不負少司馬之望。”
高務實道:“此非我一人之望,實朝野之眾望。”然後頓了一頓:“剛才說到哪了?”
戚繼光答道:“說到皇上去請示慈聖太后了。”
“哦,對。”高務實點點頭,忽然笑了起來:“南塘公不妨猜猜看慈聖太后說了什麼。”
戚繼光搖頭道:“少司馬,這個末將可不敢亂猜。”
高務實便輕笑一聲:“好吧,那我就直說了——慈聖太后說:‘藩王之國雖未限制年齡,但大抵是在大婚之後,這一點哀家是明白的。不過,之國就藩雖是祖制,但此前皇帝說把景王的產業轉給潞王,不知道潞王現在拿到了沒有?若是拿到了,那哀家沒什麼好說,當然同意潞王就藩。可要是沒拿到……皇帝,你不會看著親弟弟去衛輝喝西北風吧?”
戚繼光一聽,臉色立刻就變了,沉聲道:“景王的產業現在還在朝廷手裡?末將怎麼聽說……”
高務實淡淡地道:“景王的產業早就沒了,都還籍給當地百姓了。”
戚繼光愣住了,遲疑道:“此事慈聖太后可知曉?”
“若不知曉,她何必有此一問?”高務實撇撇嘴道:“若是我所料不差,這件事恐怕有人在背後給太后出主意。至於原因麼,一是拖延潞王之國的時間,二是即便拖不下去,也可以使潞王財囊豐厚、滿心歡喜的就藩。”
戚繼光怔了一會兒,嘆了口氣,卻沒有再說話。
其實關於潞王在歷史上到底拿到多少賞賜的產業,高務實是仔細回憶過的,他甚至把整件事認認真真理了好幾遍。
大明早年間是很少有給王府額外賞賜產業的,一切都按照朱元璋定下的標準來辦,然而也就在明初,便已經漸開奏請和賞賜土地之例,只是數量不大且未成為定製。
宣德以後,由於靖難之役和高煦叛亂的經驗教訓,朝廷對宗室的防範政策越來越嚴,各藩護衛軍和兵權相繼被削奪,在政治上便基本上是“徒擁虛名坐靡厚祿”。
各親王、郡王在政治上不可能也不敢有任何作為,所以便轉而向不擇手段聚斂財富、擴置莊業的方向發展。
這一時期的朝廷也樂於給各王府優厚的祿賜,從而剝奪其政治上的權利,所以奏請之風漸盛,賞賜土地的數量亦逐漸加大。
在這樣的形勢下,早封王府利用特權以奏討、納獻、侵佔等手段兼併大量土地。後封諸王便在產業上向早封王府看齊,力圖於就藩前後趕上或超過早封王府。
成化年間就藩的德、崇、吉、徽諸王請乞並得到欽準的土地數額已達數千頃,各王府兼併土地的步伐大大加快。
至嘉靖朝的景恭王朱載圳(就是和裕王時期的隆慶爭寵的那位),以世宗的寵愛,利用之國之機,以奏討手段獲得四萬頃土地及大量的房租坑礦鹽稅。
不管當時的朝臣們如何反對抵制,嘉靖都沒搭理,因此景王依然開了透過奏請大規模獲得土地的先例。
眼下潞王乃是朱翊鈞的唯一同母弟,朝野稱之為“諸藩之首”,“諸藩觀瞻”,論恩寵優渥,比景恭王朱載圳有過之而無不及。
高務實記得,在原歷史上潞王可不是現在就藩的,他在萬曆十七年時才正式就藩,同時利用其特殊的地位,援景王之先例,奏請景王遺業。
朱翊鈞對於潞王的奏請向來是有求必應的,這次當然也是如數準給,並令有關院、司、道、府從戶部抄出原來景府莊田的數額轉行各縣,丈勘定界,議處應納錢糧之數。
問題在於當初在景王之時,因奸民的混淆投獻,徒張虛名,其名下產業之虛額己是甚大。時為黃陂知縣的洪其道稱:“先年景府奏討,多有奸民投獻,隱有民田在內。
本章未完,點選下一頁繼續閱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