雲無風提示您:看後求收藏(第262章 錦衣都督的焦慮,大明元輔,雲無風,藏書網),接著再看更方便。
請關閉瀏覽器的閱讀/暢讀/小說模式並且關閉廣告遮蔽過濾功能,避免出現內容無法顯示或者段落錯亂。
做大之後,經常以合租為名義拉攏重臣勳貴,那麼自己一旦把京華的罪證找出來,則不僅可以將高務實掀翻,操作得好的話還能控制住很多人。
在取得心學大佬餘有丁的預設之後,劉守有的膽氣就更足了。餘有丁和申時行是眼下心學一脈擺在官面上的兩大巨頭,而且他們二人是同過患難的,一貫被認為親如兄弟,取得餘有丁的支援,在劉守有看來就等於也有了申時行的背書。
申時行堂堂次輔,本來就和實學派的高黨是政敵,現在更是幾乎公開站到自己這一邊了,那自己還有什麼好怕?
親家松江徐氏昔年的恥辱,也該輪到一報還一報的時候了。
多虧了張鯨的崛起,讓劉守有在宮裡也有了得力的支援,甚至能知道高務實進宮與永寧公主密談幾個時辰的事。
這一點其實有個值得一說的地方:黃孟宇和陳矩雖然是內廷的“首輔”和“次輔”,但宮裡的各宮,每一位大宦官雖然都肯定安插了自己人,但問題在於他們誰也做不到在某個宮中只有自己人。
換句話說,內廷大佬們在各個宮中都有自己的人,黃孟宇和陳矩有,張鯨也同樣有。
這種情況的出現是早已有之的,遠的且不說,昔日以劉瑾為首的“八虎”,在皇宮大內之中就是每人都有一批勢力,因此紫禁城其實早就已經是個篩子了。只要有一位大佬把訊息外洩,大內就根本沒有什麼秘密可言。
先帝隆慶在高拱還朝之前的一段時間因為女色問題,經常被外廷御史罵得狗血淋頭,但他先一天晚上寵信了那位妃嬪,外廷的御史們居然都能知道得一清二楚,這就是“大內如篩子”的明證之一。
劉守有在得知高務實與永寧公主的會晤之後,沒有花多少時間就決定了要拿這件事來做一篇錦繡文章。
他的思考說起來也不算特別複雜:最早以前,他是想以京華作為突破口,透過經濟案件的手段來打擊高務實和高黨的,然而試了幾次都不成功。因為京華的崛起於他之前的想象並不相同,它不是靠著權錢交易之類的手段發達起來的,而是高務實總能在別人想不到的地方發現商機、提前佈局,然後形成壟斷或者至少是先發優勢。
真要說權錢交易也不是沒有,但涉及的人物太嚇人了,劉守有就算查到了也不敢捅破這層窗戶紙——不僅有一大堆世襲罔替的勳貴,甚至還能牽涉到仁聖太后和慈聖太后。
仁聖太后出身的通州陳氏在高務實京華名下有乾股,慈聖太后的親爹、親弟弟等人也在京華名下有乾股,甚至李文進那廝還直接在高務實手中拿過不下於二十萬兩的巨資。
這TM要是捅出去,高務實死不死不知道,他劉守有自己一定會先死。
所以在經濟案件上找京華的麻煩顯然行不通,劉守有不想自殺。
於是接下來,他瞄準了權勢問題,或者說是“不臣之心”的問題。這一點,劉守有是從《京華十六條》上著手,把京華實際上操控了安南政局的情況彙報給朱翊鈞知曉。
本來按照劉守有的想法,皇帝對於臣子做這種事一定是極其敏感的。尤其安南又是個長期遊離於朝廷體系之外的特殊屬國,高務實依靠京華把持安南大權,這事被皇帝知道了,那還不趕緊防微杜漸?直接殺了高務實也應該不是什麼奇怪的事。
然而意外發生了,朱翊鈞得知訊息之後居然跟沒事人一樣。他絲毫不相信高務實會放著在大明朝廷做人臣之巔的機會不要,卻跑去安南做個土王。
劉守有因此失落了很久,直到前不久他才想明白一個道理:高務實雖然在安南掌握了近乎於“太上都統”的權力,但他的根基一直襬在大明——他是靠京華掌握安南的,而京華的根子在大明啊,如此一來,皇帝當然覺得高務實不會“跑路”嘍!
京華在大明的
本章未完,點選下一頁繼續閱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