雲無風提示您:看後求收藏(第283章 正國本(一),大明元輔,雲無風,藏書網),接著再看更方便。
請關閉瀏覽器的閱讀/暢讀/小說模式並且關閉廣告遮蔽過濾功能,避免出現內容無法顯示或者段落錯亂。
就以公認最強大的漢唐兩朝舉例:漢朝的外戚都是什麼檔次的外戚?前期都是名臣之家,或者世家大族出身,比如霍家、竇家;
後期雖然也開始選擇普通人家,可是一旦成為外戚,立刻就會得到巨大的實權。比如說東漢末年的何進,他就從肉聯廠老闆一躍而為掌握天下兵權的大將軍。
唐朝的情況也與之類似。比如說貢獻了大唐皇室最多皇后的家族是哪家?正是大名鼎鼎的太原王氏。
這樣的外戚家族有什麼特點?特點就是本身實力很強,一旦身居高位,家族之中有大量人才可以安插進朝廷班子,一下子就能把朝廷大權給接掌過去,直接架空皇帝。
這裡的例外可能就是何進,何家本來是被宦官集團捧上去的,宦官們看重的就是何家根基淺,只能與他們形成聯盟。
然而宦官們萬萬沒有想到的是,何進這廝空有野心,卻沒什麼能力,居然很容易就被袁紹這個士族代表給忽悠瘸了,居然要對宦官集團搞背刺。結果宦官集團和何家明明一手好牌,卻最終一起手拉手打出了gg。
總之,外戚想要架空皇帝,前提是這個家族樹大根深,自己家族或者關聯勢力之中有大把的人才可用,否則是成不了事的。
於是,吸取了教訓的大明朝先是直接把皇室聯姻的傳統給換了,自永樂以後就不找大家族之女為後、妃,而是專從京畿附近的小官吏家族挑人。
這樣的小官吏家族有兩大好處:一來他們沒什麼背景和勢力,無法在家中出了後、妃之後拉出一大幫家裡人來把持朝政;二來他們畢竟是官吏出身,家中女兒到底是有著基本禮儀和教養的,不必太擔心會挑出一些蠢婦、惡婦、毒婦,對朝政產生大的危害。
當然,以上這些還被搭配朱元章指定的後宮制度一併施行,那就更讓後宮妃嬪除了成為太后之外根本不可能對外廷朝政有置喙之機。
除了聯姻傳統被換掉,外戚干政的另一條路子也被堵死,那就是“重用外戚”這個習慣。大明朝也“重用外戚”——五軍都督府嘛!前後左右中五個都督府,每個府的左右都督隨便你挑,能挑出一個有實權的都算我輸。
這樣一套組合拳下來,外戚干政的所有途徑全部都被堵死,所以終明一朝兩百餘年,沒有哪怕一個外戚能對皇權形成任何一丟丟威脅。
如此,皇權的交替就完全成了天家內部按照規則來確定誰繼承大統的局面,而如果非要說這個制度還有一點外部干涉的力量,那就只剩文官集團——不是某位權臣,而是整個集團對這一制度的制約。
所謂制約,可以分作一體兩面來看。
一方面,文官集團可以看做這個制度的天然擁護力量。文官集團的特點之一就是求穩,堅決反對國家動盪——因為國家動盪會導致武將集團的力量得到強化,讓文官集團的利益受損。
這樣一來,文官集團就會不斷的強化和拔高“正統性”的重要程度,堅決要求冊立儲君這件事必須按照規矩來辦,甚至會不惜與皇帝本人強頂硬剛。
歸根結底,文官集團這麼做從來不是什麼正義感使然,而是集團利益使然。還是那個道理,觸動靈魂都不如觸動利益導致的後果嚴重。
這就形成了制約的另一方面,即文官集團不僅是擁護者,它也是監督者。誰敢破壞這一制度,文官集團都會與之敵對——無論是主動的還是被動的。同時,這種敵對也不分物件,即便破壞者是當今皇帝本人也不行。
本來在國本之爭的過程中,鄭皇貴妃雖然一直被文官集團立為靶子,可是由於鄭皇貴妃也不是不懂規矩的人,她並沒有直接跳出來做什麼明面上破壞制度的事,而是躲在皇帝身後慫恿皇帝去和文官集團鬥法,因此一直以來文官集團也沒能直接打擊到她本人——雖然這種嘗試
本章未完,點選下一頁繼續閱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