雲無風提示您:看後求收藏(第287章 輔弼(十七)癥結(上),大明元輔,雲無風,藏書網),接著再看更方便。

請關閉瀏覽器的閱讀/暢讀/小說模式並且關閉廣告遮蔽過濾功能,避免出現內容無法顯示或者段落錯亂。

高務實一直以來都堅持改革要一步步溫水煮青蛙,這不是因為他不知道什麼生產方式比較適合這一時期的社會生產力,而是他知道明朝的制度打從孃胎裡出來就有問題,是個畸形兒,對它進行改革不能一上來就用猛藥,因為那樣做更可能導致的結果是病雖然看起來治好了,但那條小命在病被治好前就先沒了。

朱元璋建國時,定下的國家動員體系如下:一是戶部管理的民戶,民戶為國家提供稅收,戶部的稅收主要用於供養皇族和文官系統;二是兵部與衛所繫統管理的軍戶,軍戶不用向文官系統交稅,但卻需要為國家免費打仗並向衛所軍官上交糧食作為軍糧;三是工部管理的匠戶,理論上匠戶也是免稅的,但卻需要為國家免費幹活,軍事方面的職責就是替國家免費製造兵器和各種軍事裝備,免費建設城牆等軍事設施。

朱元璋曾自豪地說:“朕養兵百萬,不費百姓粒米”。也就是說,從一開始朱元璋就沒想過靠稅收來養活軍隊,明初的軍事力量主要靠軍戶和匠戶的徭役維持——養兵的費用和軍糧主要靠軍屯解決,然後靠工部的匠戶免費生產軍事裝備和軍事設施。

理想情況下,這樣一來稅收就不必用於軍事開支。然而,以軍戶制度和匠戶制度為核心的軍事動員體系,到了明代中期便維持不下去了。

軍戶方面,從明中期開始,大量底層的衛所軍戶破產逃亡,就算沒有逃亡的軍戶,也大多吃不飽飯,基本上不具備什麼戰鬥力。

這裡必須要重點說明一件事:朱元璋搞的衛所制,其實不是被文官給搞垮的,而是因為世襲武官的不斷繁殖增長和“武轉文”的軍籍士大夫給搞壞的。

舉個例子,在洪武年間,威海衛只有一個指揮使、一個同知、兩個僉事,結果到明中後期,光是有資格世襲指揮的家族就高達十八個!另外,一個可以世襲軍官職位的家族中還有不少秀才、舉人,甚至可能有進士老爺存在!

請問你一個威海衛有多少土地夠這麼多“人上人”瓜分的?一幫世襲武官和軍籍士大夫都不夠分了,哪兒還有多餘的土地分給軍戶?畢竟,洪武年間的威海衛多大,到明末不還是那麼大麼?

明朝的衛所制和漢朝、唐朝的均田制,就是前面提到的以分封土地為前提的倒貼式兵役制度,它們都是漢、唐、明三朝早期社會動員力的主要根基。

顯而易見的客觀現實則是,隨著人口的膨脹和土地的兼併,土地兵役制逐步瓦解,漢、唐、明三朝後期都被迫選擇了募兵制。而既然要募兵,就不能再指望徭役,於是明朝的養兵成本,開始從徭役向稅收轉變。

這是中國大一統的封建皇朝在長期和平環境下,發生人口膨脹和土地兼併的必然規律,明朝的衛所制、漢朝的徵兵制、唐朝的府兵制都是這麼沒落的,也是不可避免的。

匠戶方面,明初時期工商業經過多年戰亂和蒙古人的摧殘,元氣沒有恢復,所以匠戶上番服役加上官營手工業的方法是合適的。但到了明朝中期,事實上就沒有真正意義的匠戶了。早在嘉靖四十一年,匠戶就已經不再輪班上番,而是改成徵銀,朝廷則以銀僱工。

同樣的道理,軍事裝備的生產和軍事設施的建設,也就從徭役向“稅收+僱工”的模式轉變,這也是商品經濟發展的必然。在江南這種工商業非常繁榮的地方,這種情況更加突出,大量的匠戶轉變成了工商業者,而朝廷的官營手工業則因為缺乏良匠而漸漸衰弱。

綜上所述就會發現,大明的軍事力量原本主要靠兩種人維持,一是必服兵役、多服徭役但理論上免稅的軍戶、匠戶,二是不服兵役、少服徭役、多交稅的民戶。應該說,明初的“納稅”原則還是比較公平的——基本屬於“有錢出錢,有力出力”,你要麼要麼當兵、多幹活,要麼不當兵但是多交稅。

這種

本章未完,點選下一頁繼續閱讀。

歷史小說相關閱讀More+