雲無風提示您:看後求收藏(第279章 平倭(六)碧蹄館餘波,大明元輔,雲無風,藏書網),接著再看更方便。
請關閉瀏覽器的閱讀/暢讀/小說模式並且關閉廣告遮蔽過濾功能,避免出現內容無法顯示或者段落錯亂。
能力,卻強要享受比順義王更高的待遇?
若朝鮮果真有如此能力,則一開始就不必向大明請求救援。如果殿下希望朝鮮軍獨立作戰,那就請向我、向朝廷、向皇上展示朝鮮之力量。”
說罷,宋應昌揚長而去,而朝鮮君臣無言以對。
事後不久,李如松得知宋應昌因為明軍毆打朝鮮將領一事對朝鮮做出過口頭上的問責承諾,因此主動來向宋應昌請罪。
宋應昌這次似乎沒有之前好說話,上來就是一頓教訓,道:“孤軍深入,輕犯敵鋒,幾致不測,而大將若死,則皇威大損!屆時數萬將士都將被你牽連治罪,如何殲滅敵寇以復皇命?
你父李寧遠用兵有方,膽大心細,有勇有謀,你卻如此魯莽冒進,須得好生反躬自省,不可再有此冒失行動。”
宋應昌知道如果光是批評李如松,以李如松的脾氣恐怕未必服氣,因此搬出來和他做對比的是其父李成梁。大明朝孝道大似天,你再牛逼,難道還要跟你爹論一論高低?信不信李成梁大耳刮子抽你?於是這樣一來,李如松就無話可說了,只能乖乖領訓。
但宋應昌接著卻又說道:“不過此戰也並非一無是處,北軍勇猛以令敵寇膽寒,也是在你治下才能有如此戰力,換做平常軍旅早已伏地請降。
以寡敵眾,面對十倍之敵依然能堅守待援,最終擊退倭軍主力,此事我自會為你請功,而內閣中有高閣老在,自然也不會看不到此戰之艱難和你臨戰之勇氣。”
這就是打一棍子給個棗,李如松還能說什麼,只能拜謝了。宋應昌是經略,身份貴重,說完這些便先行離開。
但他這一走卻出了點情況,此前受到區別對待的南軍官兵逮著機會,藉此局面對北軍冷嘲熱諷,發洩對上次報功的不滿。
如南將王必迪就公開質問李如松道:“拋棄大軍僅率先鋒出擊,結果陷入重圍,倘若主將有個長短,全軍必士氣大挫,甚至潰退,如此主將不當嚴懲麼?”
其餘南軍將領如駱尚志、吳惟忠等人也都出言指責,而李如松不加理會,徑自離開。祖承訓、查大受等北軍將領則反過來指責南軍目無上官,南北軍將領不歡而散。
不僅將官之間,幾日來南北軍士兵也爭吵不休,彼此譏諷辱罵,終成兩方大規模鬥毆,明軍大營一時大亂。宋應昌及時出面令人鳴炮製止,令親兵抓捕南北軍士兵領頭鬧事者就地斬首,公開訓示並頒行獎賞安撫大軍。
經過碧蹄館一戰,李如松親軍死傷甚多,不少親信猛將都戰死沙場,自家精銳受到重創,回頭看看,甚至自己也險些喪命。如果說這些還算將領慣見之事,那麼南北軍矛盾重重,互不相容,自己這提督到底還能不能指揮得動南軍,又能不能在戰場上信任南軍,那就難說了。
在這樣的心思之下,李如松戰意陷入消沉,連開城也不想要了,乾脆藉口損失過大,一路將李家軍主力後撤至平壤。宋應昌強令不動,氣得僅率李家軍之外的其餘軍隊駐紮開城,號稱日軍若來,自己這經略就死在開城算了。
不過好在此時日軍並不會來。這次碧蹄館血戰,事實上明軍前後真正參戰的兵力只有六千,而日軍參戰兵力高達四萬三千,最終結果卻是明軍傷亡千餘,日軍傷亡四五千之多。李如松在心疼他的核心嫡系不假,日軍又何嘗不是被打怕了?
小早川隆景這位智將親自指揮,立花宗茂親率精銳作為先鋒,早期以十倍兵力合圍李如松三四千人卻始終啃不下這塊硬骨頭,反而崩掉了自己的門牙。這戰果一出來,日軍自問能守住漢陽都是天照大神保佑了,哪裡還有膽量進擊!
現在日軍方面正一門心思找國內求援,如若不果,那就得考慮南撤了。不過明軍方面因為李如松擅自後撤,卻也鬧出了問題。
---------
本章未完,點選下一頁繼續閱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