雲無風提示您:看後求收藏(第277章 援朝抗倭(卌六)加俸與分稅制,大明元輔,雲無風,藏書網),接著再看更方便。
請關閉瀏覽器的閱讀/暢讀/小說模式並且關閉廣告遮蔽過濾功能,避免出現內容無法顯示或者段落錯亂。
朝鮮那邊海陸大戰連連,大明京師倒是一片昇平氣象,至少在表面上看來,藩屬國打仗彷彿跟自己毫無干係一般。
在這種局面之下,新晉東閣大學士高務實近來也似乎格外重視“文治”,又是核准伐元之戰的賞賜,又是清查開藩禁之後剩餘每年需要支出的宗室俸祿等等,總之忙得不可開交。
伐元之戰的賞賜其實好辦,由於此前一些年一直在為此事積攢家底,再加上高務實這一戰雖然出兵極多,但畢竟只打了幾個月,各種開銷匯總之後並未超出預期,也就不存在東拼西湊、寅吃卯糧的困窘。
何況現在有了明聯儲的存在,後世經濟學中所謂“釋放流動性”的一些舉措也就可以跟上,這便大大緩解了現銀陡然支出可能導致的窘迫,確保了中樞財政的穩定,實際上也就是穩定了國家大局。
即便再如何不喜歡高務實的朝臣,在理財這一點上也不得不對他心服口服,尤其是那些經歷過嘉靖朝的老臣們,一個個都知道當年的朝廷中樞窮到什麼地步。
現在呢?打了一場出兵六十餘萬、持續數月的大戰之後,戶部居然還敢說“府庫可支十萬大軍入朝作戰年餘”——要知道,西南那邊的播州之亂還未平定,還需要源源不斷地撥款給銀子呢。
在這種情況下,戶部居然還能支援十萬大軍出兵朝鮮打上一年有餘,這府庫之充盈是何等的驚人,換做當年根本想都不敢想啊!這樣的戶部尚書,誰敢說他幹得不夠好?
當然,高務實幹得最好的一件事還不是支援打仗這些,在朝臣們看來,高南寧、高大學士近來最大的善政一定是“加薪”!
沒錯,就是加薪。高務實已經在三日前上疏皇帝,提出要給全國上下、滿朝文武官員統統加薪!
這件事出現得極其突兀,此前毫無徵兆,但就在他“三辭不可卻”之後接受南寧候與就任東閣大學士不到十日,他就上了那道奏疏,請求給全國官員加薪,而且加薪的幅度相當震撼——越是基層官員加薪幅度越大。
有明一朝的官員俸祿是以糧食作為計量單位的,具體情況是:正一品,月俸米八十七石;從一品,七十四石;正二品,六十一石;從二品,四十八石;正三品,三十五石;從三品,二十六石;正四品,二十四石;從四品,二十一石;正五品,一十六石;從五品,一十四石;正六品,一十石;從六品,八石;正七品,七石五斗;從七品,七石;正八品,六石五斗;從八品,六石;正九品,五石五斗;從九品五石。
此時的一石米大概是90公斤左右,假設米價6塊一公斤,則正一品官員的月俸就是將近四萬七千元,而知縣則只有四千元。
按照高務實的加薪提議,知縣的月俸將陡然提升至約8000元左右,直接翻倍。而且根據他此前的改革,官員俸祿已經不發糧食等實物了,是直接發銀子,同時也可以選擇明聯儲的小額銀票,這對於官員們而言又少了一層手續——畢竟他們要這麼多大米也吃不完,都是更需要銀子的。
當然,提升較大的基層官員月俸,越是高階官員的加薪幅度反而越小。比如高務實本人,如果不算他的爵位、其他加銜等,只以其戶部尚書這個正二品部堂之尊來說,原本正俸約為三萬三千元,而在加薪之後,他的正俸也不過相當於三萬五千元左右,提升極小。
這道奏疏最有意思的是,當它被呈上給皇帝之後,皇帝很少見的沒有迅速批覆,而是好幾天沒有反應。至於朝廷百官,那就更有意思了,幾乎無人跟高務實唱反調,僅有幾個“表達異議”的,也不過是“質疑”此舉是否有違太祖之願,而且用詞非常溫和。
於是皇帝終於坐不住了,讓司禮監批紅提問戶部,大意是大臣高俸、小臣低俸是為了表明尊卑有別,促使人人有心進步,如今戶部這個提議不僅大大弱化
本章未完,點選下一頁繼續閱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