雲無風提示您:看後求收藏(第277章 戰後波瀾(十八)秀吉出兵,大明元輔,雲無風,藏書網),接著再看更方便。
請關閉瀏覽器的閱讀/暢讀/小說模式並且關閉廣告遮蔽過濾功能,避免出現內容無法顯示或者段落錯亂。
日本都被我統一了。我告訴你,我娘懷我的時候做了一個夢,是太陽進肚子了,算命的說你兒子長大後肯定是偉人。結果你看,我打仗從來沒敗過,國家也治理的很好。
人活一輩子超不過一百年,像我這樣優秀的人怎麼能老死在日本呢?所以想借個道,把中國拿下,現在我勸你老老實實配合,也好有個好結果。
這封信送到朝鮮其實已經是去年年底的事,但朝鮮方面沒有向大明報備——原因也很搞笑,因為朝鮮朝廷認為這不過是豐臣秀吉腦子抽風了,根本不可能是事實。因此朝鮮方面在義正言辭地回絕之後,居然就跟沒事人一樣把這事忘到了九霄雲外。
而在日本國內,豐臣秀吉也同時進行了動員和各種準備。東起常陸,經南海至四國、九州,北起秋田、坂田至山陰山陽,臨海各國諸大名領地,每十萬石準備大船兩艘。各海港每百戶出水手十人,乘各國諸大名所建之大船;若有多餘,則集中至大坂。
秀吉本軍所用船隻,各國大名每十萬石建大船三艘、中船五艘。所需建造費用,由豐臣秀吉撥給;各國大名將所需建造費用,以預算表呈報,先撥給一半,待船建造完畢後,再行付清。水手每人給予兩人俸米,其妻子食糧另外給付。軍陣中所僱用之下人妻子,亦一律給予食糧。
以上所述及之各船舶、水手,原定皆須於天正二十年(萬曆二十年)春季時,集中於攝津、播磨、和泉三國各港口。到了三月時,秀吉亦決定了陸軍部隊兵員的徵召動員令。
但是很湊巧,大明於三月發起了伐元之戰,而當時恰好有商船開往日本,結果豐臣秀吉便得到了訊息。豐臣秀吉認為大明軍隊剛剛出徵,說不定還沒來得及與蒙古人交手,如此自己主動出兵說不定明軍正好迴轉來戰,頗為不妥。於是他決定稍微再等一下,估摸著明軍與蒙古人正在慘烈廝殺之時再出動。
此時的朝鮮當權者是朝鮮王朝第14代國王李昖(yán)。李昖生於公元1552年(大明嘉靖三十一年),是朝鮮王朝第11代國王中宗李懌的孫子,中宗李懌的庶子大院君李岹的嫡子。中宗李懌死後,他的兩個嫡子仁宗李峼、明宗李峘先後繼承朝鮮王位,李昖在明宗李峘在位期間出生。
公元1567年(大明隆慶元年),明宗李峘病重,由於唯一兒子李暊早死,於是他指定年僅十五歲的李昖為王位繼承人,因此原本不大可能繼承王位的李昖成為朝鮮王朝第14代國王,因其死後廟號“宣祖”,通常稱為“朝鮮宣祖”。
李昖繼承朝鮮王位的時候,朝鮮王朝的形勢並不樂觀,朝廷內部權力鬥爭相當激烈,分成了東人黨和西人黨兩派,兩派人士互相攻擊和指責,弄得朝廷內外烏煙瘴氣、朝綱紊亂,導致了原本被第10代國王燕山君李統治時期已經衰落的朝鮮王朝更加衰弱不堪。
與此同時,也就是明軍伐元出兵大概一月之後,豐臣秀吉已經將關白之位讓給了養子豐臣秀次,自己號稱太閣,開始閱兵。
凜冽的海風呼呼地從日本武士們的頭頂掃過,諸位大名那一張張圖案各異的家紋旗被颳得獵獵作響,在陰沉沉的天幕下猶如一隻只巨大的蝙蝠張揚而怪異。
戴笠裹甲的武士們整整齊齊地站在海灘邊的沙場上,列成了大大小小數十個方陣,舉著樹林般的火繩槍,神情凝肅地目視前方。
豐臣秀吉在各位大名的簇擁下,檢閱著準備渡海西征的武士隊伍。西征大軍的總統領宇喜多秀家率著先鋒大將小西行長與加藤清正在前面一邊為他領路,一邊恭敬地介紹著:“這是黑田長政君麾下的一萬一千名武士,他們將組成右翼;這是福島正則君麾下的二萬五千名武士,他們將組成左翼……這是島津義弘君等麾下的一萬四千名武士[注:島津只是掛名,麾下多不是島津家的兵],他們組成後衛……”
本章未完,點選下一頁繼續閱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