雲無風提示您:看後求收藏(第280章 劍指東瀛(十)一寸山城一寸血,大明元輔,雲無風,藏書網),接著再看更方便。
請關閉瀏覽器的閱讀/暢讀/小說模式並且關閉廣告遮蔽過濾功能,避免出現內容無法顯示或者段落錯亂。
五月,制軍宋良佐剛剛趕至龍巖囤下,突然接到父喪訊息,悲從心來,泣不成聲,哭至昏厥, 醒來後立刻脫了官服,連夜上疏請求丁憂。明軍各部也沒料到出現這種意外,一時間都停了攻勢,只是繼續保持圍困。
辭疏以六百里加急呈送京師,朱翊鈞不出意料下旨回覆:奪情,待克定播州之後再行守孝, 而且還特意加了一句,要求宋良佐在收到聖旨之後不準再辭。
天地君親師, 君在親前,這是有道理的,作為儒門學子勢不可違。
在中華文明之中,從傳說中的伏羲女媧開始,炎帝、黃帝、堯、舜、禹、湯,再到周文、周武、周公等等,這些人都被被古人認為是歷史上的有道明君,是他們把人們從茹毛飲血的蠻荒時代引導至人類文明時代,發明了各種生活工具,提高了生活質量,奠定了人倫大綱,為社會文明的發展做了巨大的貢獻。
如果要簡而言之,那就是說“君”代表著社會倫理,“親”代表著家庭倫理。在中國人有別於西方社會的宏觀敘事框架中,社會比家庭的優先順序更高,因此“君”列於“親”之前毫無疑問。
後世中國人之所以能夠輕易認可並在各種危難之際實踐“舍小家為大家”這種西方人難以理解、更難以執行的思想,便與這樣的文化傳承有很大關係。
收到聖旨的當月十八, 宋良佐身著孝服召集諸將於帥帳議事, 整個人迅速瘦了一圈的宋良佐聲音沙啞地道:“龍巖囤為賊所倚之天險, 傳聞飛鳥騰猿不能逾越,三面環水,一面銜山,地勢異常險要。
經匯總多方探報,眼下已經查明的情況是龍巖囤前山道、懸崖峭壁之間依次築有銅柱關、鐵柱關、飛虎關、飛龍關、朝天關、飛鳳關六座關隘。其各據險要,層層把守。
另有三十六級天梯橫於嶙峋山路,每級石梯皆有孩童高低,後囤亦有後關、西關、萬安關三關屹立。
諸位,龍巖囤乃是楊逆最後之倚仗,其歷經數百年不曾陷落,必有其因,因此攻克此囤方能稱為克定播州。”
馬林作為北軍將領,在播州山林裡打了這麼久,感覺整個人都要發芽長草了十分不適,因此積極主動地提議道:“如制軍所言,賊據龍巖囤,我為仰攻且山勢陡峭,則騎兵不能用,火器恐怕也收效甚微。如此則惟有合圍賊寇,日夜交攻, 方能早日攻入囤內。
不過除此之外,末將以為除誘降、探道、內應等法也應一併進行,多管齊下亦能減少傷亡。”
“正該如此。”宋良佐肯定了一句,然後環顧眾人道:“諸將聽令!自即日起始築長圍,更番迭攻,自是賊坐困窮,知兵在頸。
我軍分作兩部,一部攻前囤,一部攻後囤:馬孔英、鄧子龍、吳廣三將各領本路包抄後囤三關,其餘諸將於前囤依次相攻,漸奪六關,畏戰者斬!各路速去準備,即刻進兵,不得有誤!”諸將領命。
由此,明軍在因為宋良佐父喪意外暫停進攻十餘日後,終於開始大舉向龍巖囤進攻,播兵據天險關隘死守,明軍不能速克。
楊應龍居囤頂觀望,見戰事激烈,不禁感慨:“天下精兵盡來攻我,與祖上楊文在時遭蒙古圍攻何等相似。時光輪轉,這龍巖囤再次立於戰火之中,所幸我播州有此要塞,固若金湯,無論朝廷再發多少援軍來剿,卻也奈何我楊氏不得。此戰過後,便是我自立為王之時!”
孫時泰在一旁說道:“龍巖囤囤前陡絕,勢難飛越,乃楊氏列祖列宗世代精心修築而成,外圍子城、給養據點星羅棋佈,不一而足,即便稱為天下第一要塞已不為過。
如今外圍雖已被官軍佔據,然龍巖囤內重兵把守,軍糧充足,只要部署得當,人皆死戰,至少也能固守數月之久,而官軍二十萬大軍在這大山之中,糧草豈能支援數月?
不過
本章未完,點選下一頁繼續閱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