雲無風提示您:看後求收藏(第212章 畫圈建二城,大明元輔,雲無風,藏書網),接著再看更方便。
請關閉瀏覽器的閱讀/暢讀/小說模式並且關閉廣告遮蔽過濾功能,避免出現內容無法顯示或者段落錯亂。
所有賣掉的“瑪瑙山”有一成收入直接劃給籌建中的阜新城,作為城牆等建設之用。剩餘款項則由戶部與工部商議之後作為裡坊建設或邊牆建設之用,甚至還可能充作河套邊牆、阜新兵備衙門(預計)、阜新遊擊將軍衙門(預計)等建設和用度開銷。
這次拍賣競拍的情況與高務實預計中差別不大,不止是各家勳貴都有參與,不少文官、武將興致都很高,紛紛參與其間。
說實話,高務實對於這種一窩蜂的湧入並不看好,他預計將來最多十年,一定會有很多人退出這一行業,而他們現在買下的“瑪瑙山”多半會被人買走,最終阜新也會形成幾個瑪瑙產業的巨頭。
不過,這就更高務實沒有關係了,倒是他真給梁夢龍指點了一句:買山不著急,著急的反而是儘量、儘快去搜羅那些祖傳的玉匠。梁夢龍經他點撥,還真的安排家裡人去張羅了。
阜新的事情暫時就只能做這些,之後的具體建設現在也沒多少能夠提前準備的,反正開平有京華的水泥廠,第一批次移民到了之後所需的糧食也有戶部就近從遼東調集玉米來支應。
高務實馬不停蹄地開始了丹東城的招標工作。丹東的特點是邊境貿易與港口,邊境貿易這一塊的招標複雜一點,這事必須與工部協調,因為招標主要是針對丹東城內的裡坊地皮進行投拍,顯然需要提前規劃。然而工部之前毫無預案,因此顯然還得等一段時間才行。
港口問題也不是很容易,原因在於丹東城城區附近並無適合作為海港的地方,那裡只能當做河口港使用。海港的位置需要再往西南方向去一點,即後世丹東東港區的位置。
可是後世東港海港本質上是人工港,乃是填海生造而出的,以目前丹東的天然條件來說,這個港口則明顯不如京華所擁有的其他優質天然港,尤其是港口規模受限於天然條件,基本上不太可能做大。
唯一能讓高務實欣慰一點的,大概就是這個“大”的標準是按照後世的情況來看的,目前而言丹東海港建設完成之後也還湊合能用。
本來以京華的實力乃至於習慣,丹東河港、海港就算加起來也能一口吃下,不過考慮到其他方面的因素,高務實這次把丹東兩港都開放外拍了。最終京華拿下了海港七成股權,河港則只拿下四成股權,成為京華在遼東唯一一處沒有超過五成股權的河港。
或許是因為丹東這個位置太過偏遠,即便是高務實提出來的概念,大家爭購的意識也不強烈,兩處港口最後只賣了三萬四千兩銀子。
這個情況就有些出乎高務實的預料之外,他事後反思,發現除了地理位置過於偏僻之外,還有其他一些因素影響了港口的估值。
其中最重要的一點就是丹東以及其背靠著的一大片遼東東南之地都不是什麼富庶之地,也沒有什麼像樣的產業,尤其沒有龍頭產業。
與此同時,再加上緊鄰女真、朝鮮,又被一些人視為不太安全。還有移民數量問題,現在只安排了保定、河間兩府的災民移民,名義上雖然有十萬出頭,但最終能抵達多少卻也不一定。
人口代表消費力,也代表貿易量,雖然大家未必總結過這些,但心裡總歸還是有這種思維的,因此相對於阜新,看好丹東的人就少了很多。就連跟著京華買丹東兩港區地皮的人,多半也只是衝著相信京華眼光而跟投,不一定是他們自己覺得丹東的前途多麼看好。
於是高務實又只好回過頭來思考丹東經濟發展的其他辦法來。
丹東的溫泉很多,但此刻沒什麼意義,京師的有錢人再無聊也不至於跑那麼遠去泡溫泉;丹東的硼儲量極大,佔後世紅朝全國將近60%,但現在也沒有意義,因為就算是京華也利用不上;高嶺土、大理石、紅柱石儲量也大,可建材由於位置太遠沒有競爭力,燒瓷器的話高務實也沒有
本章未完,點選下一頁繼續閱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