雲無風提示您:看後求收藏(第229章 疑惑,大明元輔,雲無風,藏書網),接著再看更方便。

請關閉瀏覽器的閱讀/暢讀/小說模式並且關閉廣告遮蔽過濾功能,避免出現內容無法顯示或者段落錯亂。

豐臣秀吉時代的日本石高大概1900萬,德川家康時代說是2200萬,差距有限。

但要說豐臣秀吉和德川家康的石高數量,則豐臣秀吉是220萬石,而轉封關東後的德川家康有250萬石。這兩人的石高數量都是200多萬,差不了多少。可是實際上,豐臣秀吉在他的時代裡對日本的控制,其實是不如德川家康在江戶幕府時代的。

首先,雖然豐臣秀吉和德川家康兩人的石高數量差不多,對比其時代而言,佔日本石高總量的比例也差不多,但其實二人之間的區別並不小。

豐臣秀吉的領地除了大阪的65萬石,還有100多萬石是藏入地,即豐臣秀吉在分封大名時從大名領地劃出的一部分,這是分散在日本全國各地的。

德川家康就不一樣了,他的領地是集中在關東的。不僅如此,他還有御三家和御三卿的分家,論石高數,他比豐臣家多了不少。

其次,我剛才說過,豐臣政權的性質是什麼?是表面上看起來已經統一,其實不過就是一個鬆散的大名聯合。豐臣秀吉的權力大部分來自他的威望,一旦他本人死去,豐臣政權的崩潰便只是時間問題了。

德川家康則不同,他的權力來自德川家族的威望、力量、家名和其武家共主的地位。理論上來說,即便德川家康早死,也不會像豐臣家那樣快速破碎、崩潰。

還有一個很關鍵的點,就是豐臣政權中缺乏譜代大名。這個可以說是豐臣秀吉自己作死,不僅壓制譜代大名,還殘害自家親戚,比如豐臣秀次的結局我們都知道,這種做法就嚴重削弱了整個政權的支撐力量。

豐臣秀吉企圖透過拉攏地方勢力即五大老這種,來維持政權的平衡穩定,實際上根本就是在犯蠢。我且不說當時的德川家康已經強大到足以威脅到豐臣家,就說那些地方勢力當真就能對豐臣家忠心耿耿嗎?

有句話咱們都聽過:‘天子寧有種耶?兵強馬壯者為之爾!’為了自身的利益,他們遲早會叛離豐臣家的,尤其是在豐臣家的核心實力並不足以強壓天下之時。

德川家康就不同了,他有親藩、譜代、外樣的一整套等級體制。親藩佔據富庶之地,譜代監視外樣,外樣大名則大多被轉封到偏僻之地,且被各種挑刺、剝削——如島津家就是那樣。因此外樣大名的實力根本不能與德川幕府相比,當然也就不敢跟幕府叫板。

最後,豐臣秀吉透過太閣檢地和轉封來壓制大名,這導致他和他的嫡系得罪了不少人,可是地方實力派又是豐臣政權穩定的保障,因此這個做法其實是在自尋死路,是逼著這些地方大名在危急關頭背棄豐臣家。

德川家康就不一樣的,他將外樣大名排斥於權力中心,這些外樣大名很多都離開了原來的領地,對新的領地又缺乏控制,再加上譜代大名的壓迫和鉗制,根本翻不起浪來。

雖然這樣做也會導致外樣大名對他的仇視,與豐臣秀吉的做法其實沒有本質區別,但這些都是建立在親藩、譜代、外樣的等級體制之下的,有德川家雄厚的威望和實力做基礎,而並非如豐臣秀吉那樣只靠個人威望和政治手段。”

劉馨這會兒有些明白了,點頭道:“總的來說,就是豐臣秀吉的真正核心力量嚴重不足,而即便是加上他的所謂嫡系,也只能保證他勉強使外樣大名在名義上臣服於他,卻並不足以形成壓倒性的優勢,是這個意思吧?”

“不錯,這就是為何我在南疆各國一旦建立警備軍,就會逐步裁剪其原有軍隊,直到最終撤銷的原因。所謂警備軍耗費甚大而軍械先進,因此不必保留那麼多其餘軍隊之說,其實不過是找個理由裁軍罷了。”

劉馨眨了眨眼:“那岑黃兩家……”

高務實聳了聳肩,道:“我只能說客觀事實導致,眼下不能操之過急。不過話說回來,岑

本章未完,點選下一頁繼續閱讀。

歷史小說相關閱讀More+

四合院之春華秋實

唐僧掃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