名劍山莊提示您:看後求收藏(第860章 屠萬是為雄,明天子,名劍山莊,藏書網),接著再看更方便。
請關閉瀏覽器的閱讀/暢讀/小說模式並且關閉廣告遮蔽過濾功能,避免出現內容無法顯示或者段落錯亂。
,可以說屍橫遍野。
即便多年之後,安南已經成為交州省,而從憑祥到諒山再南下,成為一條交通要道,但是依然沒有敢在這二十里血谷之中留宿。
更是被譽為大凶之地。
郭登這一次殺俘,有好處也有壞處。
好處自然是安南元氣殆盡,幾乎整整一代人,都死在諒山前後。更重要的是安南最精銳的軍官,將領都死在這裡。
再組建的安南軍根本不能與之前的安南軍相比,甚至淪落到比占城軍稍稍強一點的地步。
於是乎,明滅安南,固然有打過幾場大戰,但是沒有那一戰與這一戰一樣艱難了,談不上摧枯拉朽,但也是平平淡淡,理所應當。
壞處就是安南百姓與明軍的仇結大了。
安南人高舉反明覆越的口號幾十年,歷任交州省巡撫,首要大事就是剿匪,不僅僅是山匪還是有海匪。
而這些都是越軍的殘部遺類,可以說真正平越戰爭,一直延續了幾十年。才將最後一支高舉黎越旗幟的土匪給平了。
這就是後話了。
黎思誠卻不知道這裡的情況。但是即便是知道了,他也不會做其他選擇了。
因為他的選擇又去了一個,他此刻已經沒有選擇了。
黎思誠看著北方的山巒,只能下令撤退。
阮熾全軍覆沒已經成為定局了,而大將丁列戰死,軍中軍心浮動,不堪再戰,而今再戰只能是送死。
只能先撤回升龍府,再做計較了。
只是他想撤退,郭登又怎麼能讓他黯然的撤退。劉聚帶著騎兵追擊。如果放在中原,定然能銜尾追殺數百里。
但是在雨季之中,劉聚雖然將安南軍給擊潰了。但是也是不敢追擊,早早的退了下來。
安南軍隊之所以崩潰,是因為素質太差了,劉聚根本沒有與之交戰,單單是戰馬奔騰的局面,就將崩潰。
而劉聚之所以不追,是因為他發現泥濘的道路,馬兒根本跑不快,甚至比人跑起來快不了多少。
而安南軍隊別的不多,就是人多。
想想,當失去速度的騎兵,被無數人馬層層包圍下來。劉聚會是一個什麼下場。劉聚自然要先撤退了。
騎兵失去了速度,就等於失去了戰鬥力,再加上雨季隨時可能有的暴雨,泥濘的土地,各種因素,怎麼看都不營下令追擊。劉聚的做法自然不能說錯。
只是也未必是對的。
這一件事情在事後說起,都是各有說法。
劉聚的追擊將黎思誠嚇了一跳,因為當初撤退的時候,安南軍全部亂了。完全暴漏出烏合之眾的本質。
黎思誠除卻身邊幾萬跟隨他打過白藤江之戰的老班底之外,都不能控制了。
如果這個時候,劉聚拼命追擊,說不定就能斬殺黎思誠,提前滅了安南。但也可能是劉聚全軍覆沒在安南軍中。將還有持續一年多的安南之戰提前終結的。
不過,也是劉聚的撤退,讓黎思誠有了喘息之極。重新理清軍隊,重整了秩序,才能完成撤退這個高難度軍事任務。
即便如此,等他到了升龍城之後重整兵馬。卻只有二十多萬,不知道多少士卒都逃回了家鄉。對紅河以北地區,黎思誠明顯的感受到了政令並不是那麼通暢了。
雖然這些地方還沒有投降明軍。但是看情況,卻已經是定局了。
畢竟安南人雖然有很多硬骨頭,但是決計不會所有人都是硬骨頭的。從諒山攻防戰,到之後的殲滅戰,算是一戰打斷了安南的脊樑骨。
再頑固的人,也要考慮一下自己的前程了。
即便不為自己考慮之下,也要為自己的就家人親眷考慮一下。
等明軍南下的時候,定然
本章未完,點選下一頁繼續閱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