名劍山莊提示您:看後求收藏(第714章 一漢當幾胡?,明天子,名劍山莊,藏書網),接著再看更方便。
請關閉瀏覽器的閱讀/暢讀/小說模式並且關閉廣告遮蔽過濾功能,避免出現內容無法顯示或者段落錯亂。
如此在第一波衝鋒的時候,就佔盡了上風。
但是僅僅是如此,明軍也未必做到以五萬大軍對十三萬大軍了。
再就是明軍的甲冑優勢。
瓦刺全盛的時候有近十萬甲騎,但是多年征戰下來,只有五六萬甲騎了。除卻這些甲騎之外,大多騎兵都是沒有甲冑的。
而石亨作為一個出色的騎兵指揮官,自然不會以雞蛋碰石頭。打仗他自然有自己的辦法
他搶先發動進攻,就是將戰術主動權放在自己的手中,石亨自然不會與瓦刺重器硬碰硬。他挑選的進攻的軍隊,就是瓦刺沒有重甲的騎兵。
於是乎,雙方一對沖,瓦刺人吃虧太多了。明軍的騎兵刀砍在瓦刺士卒身上,自然能刀刀帶血,但是瓦刺軍隊的刀砍在明軍身上卻是未必了。
誠然鎖子甲比重甲,扎甲防禦力要低一些。但是依然有自己的作用,輕便的甲冑防禦力並不低。明軍自然也要被砍中要害的,那是沒有一點活路了,就好像是脖子上,縱然瓦刺一刀砍不透脖子上的鎖子甲,但足夠將脖子砸斷。
如果不是要害,卻能讓牆上重傷變成輕傷,輕傷變成皮肉傷。
如此一來,瓦刺人感到明顯的不對。
石彪作為先鋒,只一擊就從瓦刺大軍之中,破陣而出。粉碎了瓦刺想要包圍明軍的企圖。
石彪說得眉飛色舞,楊洪心中卻暗暗反思,暗道:“是不是,我對下面計程車卒戰鬥力不大瞭解?”
楊洪是一個謹慎人,但並不是一個婆婆媽媽的人,真正臨陣決斷的,將在外軍令有所不受的事情,楊洪並非沒有做過。
比如他攻克大寧之後,降服兀良哈三衛之後,繼續北上,就是先斬後奏。
只是他畢竟願意提體會上意。
他並非不敢與瓦刺決戰,而是他更多願意執行朱祁鎮的理念。
朱祁鎮雖然不遙控指揮,但是每一戰的戰略,打到什麼地步,要什麼目的,都是要事先交代好的。
楊洪又被孟瑛特別叮囑。
他越發感受到責任重大的時候。就越發要考慮政治上的因素。
雖然有時候打仗,不僅僅要算政治帳,也要算軍事帳,兩者或許有相輔相成的時候,但是更多是互相抵消。
政治帳算多了。寶刀都蒙塵了。
楊洪並非不知道,從正統十四年之後,京營的戰鬥力在金錢的努力下,一直在提升。
但是效果如此之好,卻是沒有想到的。
他不盡要暗暗思考一個問題,那就是公平的說,明軍騎兵與瓦刺精銳,可以一騎當幾騎?能當兩騎嗎?
這個問題對楊洪來說非常重要。
因為有了這個估算,將來分派軍隊的時候,才能心底有數。
如果說,在貓兒莊之戰,明軍是高估了自己,低估了瓦刺軍,而這一戰,很明顯,明軍高估了瓦刺軍,低估了自己。
當然了,這一戰勝利,並不能單單說明軍士卒戰鬥力的提高,還有石亨高超的指揮藝術。在雙方交戰的第一回合,石亨就衝出了包圍圈,他根本沒有表現出再戰的心思,而是向東撤退。
這一下,讓瓦刺陷入被動之中。
也先不甘心。
他放棄了大半個漠北草原,動搖了瓦刺在漠北的感覺,才尋覓到這一次戰機,哪裡願意就此放石亨走。
這讓也先犯下了指揮之中第一個錯誤,那就是太渴望勝利了。
也先下令追擊。
石亨向東逃了數里,就停下了腳步。
總體上來說,瓦刺軍隊的組織性是比不上明軍的。
石亨五萬騎兵全部是脫產士卒,特別是京營幾乎一年訓練十個月有餘,軍陣,旗鼓,號令,拼殺,等等都
本章未完,點選下一頁繼續閱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