名劍山莊提示您:看後求收藏(第725章 傳國玉璽,明天子,名劍山莊,藏書網),接著再看更方便。
請關閉瀏覽器的閱讀/暢讀/小說模式並且關閉廣告遮蔽過濾功能,避免出現內容無法顯示或者段落錯亂。
邊牆並不雄偉,甚至看起來有一些簡陋。
原因很簡單。
這一段邊牆並不是防禦重心,大明之前的防禦重心一直在宣大。到了明中後期,防禦重心才轉移到了這邊。
比如皇太極就從這一帶破關的。
這一帶邊牆真正修整,要到明中後期了。
而現在,邊牆外面數千裡都是大明的地盤,這裡的邊牆更沒有修整的必要了。為了大明或許還會有萬里長城,但是決計與後世長城的路線不一樣了。
在長城之內,人煙雖然漸漸變少了,但是總體上還是有的。特別是邊牆附近,有大量的衛所屯田。
如果單單看糧食的種植面積。
很難想象,這些土地在朝廷賬冊之中,已經很多年顆粒無收了,還要朝廷撥款補給。
誠然,長城腳下,因為氣候等原因,這裡的畝產並非那麼高,甚至很多地方,都要種高粱。
但是總體上來說,還不至於到這種年年絕產的地步。
不過,即便是修河北水利的時候,這一帶也被下意思的忽略了。卻也是事實。
只是這個局面,很快就能改觀了。
在漠北大捷之後。
朱祁鎮有大把大把的時間,來調整衛所之中的積弊。
出了長城之外,景色就變成蒼茫起來。
不說別的,似乎所有的一切都是回到了大自然的本色,人類的存在,根本沒有給世界帶來一丁點的變化。
唯一的變化,或許就是這一條行進在山峰之間的馳道了。
即便是馳道也改變不了,大自然的侵蝕,大片大片的雜草,從馳道下面煮過的熟土之中冒了出來。
頗有欣欣向榮之態。
這也讓朱祁鎮注意到一件事情,那就是馳道的維護保養問題。
馳道修建了好些年了。
也有很多問題。最大的問題,就是維護保養的問題。即便是硬木在露天環境之下,腐朽的速度也是想快的。
“卻不知道什麼時候,能用上鐵軌。”
從喜峰口以北,山路雖然不是崎嶇,但是一路上坡,。唯有翻過馬盂山之後。就豁然開朗。
此刻正是秋高馬肥之時。
大隊大隊的騎兵各種各樣牲口,大概有幾十萬頭,鋪滿了朱祁鎮眼前的視線。
人一過萬,無邊無沿,牲口更是如此,草原之上視線很是開闊,依舊看不到邊際。但是朱祁鎮也能看得出來,來迎接的朱祁鎮的人,分為兩種。一種是大明士卒,也就是在大寧的駐軍,在方瑾的帶領之下,來迎接朱祁鎮,其中也端木瑞,以及和勇等官員。
“吾皇萬歲萬歲萬萬歲。”一聲聲高呼,聲震原野,無數蒙古牧民全部跪到在腳下,朱祁鎮一眼看過去,看不到一個抬頭的人。
吳瑾卻很是緊張。
朱祁鎮身邊數萬士卒,都是由吳瑾帶領著。
吳瑾雖然是蒙古人出身,但是朱祁鎮卻也信得過吳瑾,吳瑾已經用自己家族之中無數鮮血證明了他們對大明的忠誠。、
故而這一次北伐,幾乎將京師,宣大,海西的兵力調空。留守京師的就是吳瑾。
朱祁鎮卻毫不在意,一揮手,令左右分開,朱祁鎮縱馬而前,令眾人向前。
忽然有一個人拉著一個小孩子出來,跪倒在地面之上,說道:“蒙古大汗,太師拜見大明天可汗。”
朱祁鎮目光一凝,看向方瑾。
方瑾立即說道:“陛下,這兩人是這數日之內,帶著千餘部眾來投,臣來不及分辨,只能請陛下示下。”
朱祁鎮冷哼一聲,沒有說話。
他也知道方瑾恐怕也是有一點私心了。
估計是想給他
本章未完,點選下一頁繼續閱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