名劍山莊提示您:看後求收藏(第705章 北伐,明天子,名劍山莊,藏書網),接著再看更方便。
請關閉瀏覽器的閱讀/暢讀/小說模式並且關閉廣告遮蔽過濾功能,避免出現內容無法顯示或者段落錯亂。
驛道,一路到開平去。這一段還在修建之中。
即便如此,而今已經有不知道多少輜重,從這兩條馳道之上往前線運輸了大量的糧草,輜重,還有人馬。
只有肇州那邊,卻是透過水路,將朝鮮,海西的物資,透過鬆陰城送到了肇州。
特別是肇州城那邊,因為那裡距離北京太遠了,為了在同一日出兵,肇州是準備最好的,而石亨此刻已經在肇州坐鎮了。
朱祁鎮校閱的僅僅是一部分士卒而已。
朱祁鎮從一個個方陣之前縱馬而過,只見一面面紅色的旗幟,就好像是一面燃燒的火海,無數士卒不論步騎,都整整齊齊的,如刀切斧鑿一般。
而今朱祁鎮終於感受到了後世閱兵的感覺。
朱祁鎮先在軍前縱馬一圈,然後來到了點將臺之上,他在龍椅上坐定,身後文武大臣紛紛就坐。
範弘立即出列,站在最前面,雙手開啟聖旨,大聲宣讀道:“承太祖太宗仁宗宣宗之繼,隨九世之仇,亦不敢忘-------”
朱祁鎮的出兵詔書,自然是歷數大明與元的世仇。既然也先想接元之正統,那麼大明打也先根本不需要什麼藉口,更何況,尚有貓兒莊之敗,被朱祁鎮定性為國恥,不可不報。
當然了,這些東西,是士大夫所看重的。
對於大部分參軍計程車卒來說,他們對這些正統什麼的,並不是太感興趣。
朱祁鎮自然不忘記賞賜,一口氣拿出來一百多萬兩,給每一個士卒加餉十兩。算起來,也就是說,每一個士卒今年都是領的雙俸。
要人賣命,自然要重賞之下,必有勇夫。
大明計程車卒可沒有那麼高的的覺悟,就算是現在打仗,也會有戰時津貼。只是不知道數目是多少。
而且在這個時候發出來,卻也是有一點開拔,安家費用的意思。
不得不承認,募兵制度也是有壞處的。
這些職業僱傭兵,很多時候都是看錢的。每有錢是不可能動的,所以,朱祁鎮也感到一件事情,那就是以大明之大,如果存募兵的,六七十萬軍隊的負擔已經足夠重了,如果在打仗的時候,加賞什麼的,更是一個財政極大的負擔。
朱祁鎮甚至有些反思。
這個制度是不是為將來埋下禍根。
不過,這個時候並不是想這個的時候。這政策調整要之後再說,而今朱祁鎮立即要做的是鼓舞士氣,將眼前這一場大戰打贏。
於是封武定侯郭登為徵北將軍,開平總兵官,西路軍總管,楊洪為徵虜將軍,大寧總兵官,中路軍總管,石亨為徵西將軍,肇州總兵官,東路軍總管。
一聲令下,大軍開拔。
於是一隊隊人馬從朱祁鎮的面前走過,一副車轔轔馬蕭蕭之感,在軍營之中,畢竟皇帝親自來送行,士卒還能保持莊嚴肅穆,但是出了大校場,兩側的道路之上,卻有不知道多少百姓。
有些是從保定,真定之地趕來的。
大明京營從某種意義上來說,就是河北軍。
因為京營雖然有其他部分邊軍調入,但是總體已經演變成了募兵,而募兵地就是直隸八府再加上順天府,宣府,大同等地。
這一次征戰,對朝廷來說,固然是勝券在握,即便有所失利,也不可能敗的太慘。因為在出兵之前,敵我力量對比已經是非常鮮明瞭。
但是對每一個士卒來說,卻不是這樣的。
打仗哪裡有不死人的?但是每一個人身後就有一個完整的家庭。這就是這些百姓,寧可跑上幾百裡,也要看一眼的原因。
要知道,這個時代管控很嚴苛,百姓從家鄉到京師,是非常困難的。
因為他們知道,這很可能是最後一面。
本章未完,點選下一頁繼續閱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