名劍山莊提示您:看後求收藏(第652章 遼東局勢的漏洞,明天子,名劍山莊,藏書網),接著再看更方便。
請關閉瀏覽器的閱讀/暢讀/小說模式並且關閉廣告遮蔽過濾功能,避免出現內容無法顯示或者段落錯亂。
查了一下李秉的履歷,正統元年進士,擔任過延平推官,戶部主事,宣大巡按,等等,因為在正統十四年大戰之中,守宣府有功,雖然不是什麼大功,但也足夠他高升遼東了。
在遼東被王翱看中。
是否參加過正統十四年大戰,似乎已經成為一個履歷標準。
凡是在正統十四年戰事之中,粘一點邊,有一點功勞,都能高升。
這不是朱祁鎮本意。但是朱祁鎮的看重地方,下面的官僚就會自然向這邊聚集。
朱祁鎮留王翱在京師數日,這一段時間,朱祁鎮頻頻帶著王翱接見大臣。又是賜給王翱很多御用物品。
顯示恩寵之極。
又給王翱加了散階官,這雖然類似於一個虛銜榮譽,但也是代表了朱祁鎮對王翱的看重。
在古代聖眷這東西,本身就是能超過官職本身的東西。
隨即送王翱回遼東,因為遼東冰雪已經開始融化了,從朝鮮遷徙的百姓,已經準備出發了,從朝鮮透過海路轉到海西,與此同時,山東第一個衛所,已經準備從山東遷徙到漢城,作為第一個長期駐守朝鮮的衛所。
這一切都要大量的文官工作量,這些事情,就交給王翱以及王翱所推薦的留守遼東的李秉。
而這個時候,于謙關於松潘的奏疏也到了。
他在奏疏上說明了三件事情,第一件事情那就就走私路線而言,松潘雖然是最大的,但並不是僅僅是唯一。
所以他準備先封堵其他各地的走私通道,並設立巡檢司嚴查。
其次對於處理松潘的問題,他鞭長莫及,蓋因於謙無暇管理松潘,于謙三邊總督所管理的地盤,就是現在的陝西,甘肅,寧夏,青海,內蒙古一部。
可謂廣闊之極。
但是松潘卻歸屬四川。
這屬於撈過界了。
所以于謙請朝廷下旨,讓川陝聯合處理此事。
最後,于謙認為松潘百姓困苦,雖然屢平屢亂,與漢人結怨已深,要平定松潘打通商道,不能單單用兵,以臨之以威,示之以恩。
只要朝廷下旨,期年之內,解決這個問題。
朱祁鎮對於謙如何解決這個問題,心中是有一些懷疑的。只是他想起了王翱的話,如果信而不用,不如不信,用而不信,不如不用。
所以,他直接照準了。
只是有些擔心今年茶稅整頓,能不能完成。
雖然而今東南方面茶水整頓,已經開始了,從南直隸,浙江一帶開始,一個個縣的清點茶樹,確定茶樹的數量。
而且何文淵的奏疏之中,對茶樹數量期望很好。
畢竟在開國之後,四川茶樹都有兩百多萬株。要知道宋元之間戰爭在四川打的最慘烈,即便如此四川已經有兩百多萬株。
再加上近幾十年太平日子,有很大的發展。
估計一年清點下來,最少要數千萬株之多,但是茶葉這東西在國內並不是多值錢,即便是十分之一的稅額,也不會要多少錢的。
唯獨在西番,或者在北邊才能賣出高價來。
所以,支撐百萬兩茶稅,大部分都來從西寧的互市徵收。
不過,曹鼐已經到任了,開始整頓運河鈔關,想來也會有一筆格外的稅收。再加上從前後收刮出來千萬兩之多。
大明財政危機暫時是沒有問題的。
茶稅的事情可以緩上一緩。
只是朱祁鎮也明白,不管他如何美化,從民間徵收越多,民間的壓力也就越大。更不要說稅收成本也要算上去。
為什麼朱祁鎮不管想什麼辦法,也不敢從田賦上想辦法?無非是因為田賦影響最廣,而且田賦徵收賦稅成本最高。
明末的三餉
本章未完,點選下一頁繼續閱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