名劍山莊提示您:看後求收藏(第639章 肇州得失,明天子,名劍山莊,藏書網),接著再看更方便。
請關閉瀏覽器的閱讀/暢讀/小說模式並且關閉廣告遮蔽過濾功能,避免出現內容無法顯示或者段落錯亂。
朱祁鎮說道:“願聞其詳。”
孟瑛顯然是打過腹稿的,說道:“就地理位置上來說,肇州偏西,西臨草原,突出於外,利於瓦刺,不利於我朝,但是這也是一個關鍵位置,簡直是漠北東面門戶所在,如果肇州能供應大軍補給,十萬大軍就能從這裡出發,直掏漠北。”
“這種要地,是必守之地。”
朱祁鎮沉吟片刻,說道:“太早了。而今各項都沒有準備好,還不是大軍出漠北的時候。”
孟瑛聽了,說道:“老臣明白。”
孟瑛心中是有一點點不甘心的。
石亨的勝利,其實激起了明軍上下的求勝之心。孟瑛透過錦衣衛東廠,已經各方訊息匯總,得到一個結論。
那就是瓦刺已經被四年前的瓦刺,弱了不知道多少。
而今瓦刺本部實力,大概在十一二萬騎上下,更重要的是,瓦刺與蒙古其他各部矛盾重重,其他各部無不被瓦刺消弱了不少。
也就是說瓦刺當初動則十幾萬的附從軍,已經在瓦刺內戰之中,摧殘殆盡了。
所以,這個時候如果大舉進攻的話,、十萬鐵騎縱橫漠北,未必不能得到一場封狼居胥的大勝。
或者瓦刺干脆避而不戰。
孟瑛年紀大了,自然也在有生之年,讓天下恢復到永樂年間。
只是他也知道當今陛下脾氣,看似極其狂妄,做事立意都很大,大到很多人不敢想,但是仔細做事的事情,又極其謹慎,寧可慢,寧可緩,也不會急於求成。
反正朱祁鎮自己覺得,還不到三十歲,還有大好年華在,勝利即便是拖上幾年,也沒有什麼?
就怕出現反覆的局面。
孟瑛繼續說道:“即便如此,肇州城也是有必守的需要。”
“陛下規劃的海西局面,當是以長白山為城池,且耕且戰,為大軍討伐瓦刺後方,西征瓦刺的時候,可以透過水路運兵。步步為營。”
“此誠深謀遠慮,堪比太祖皇帝所定下的北伐之策,千古之計。”
“如果按陛下所想,此刻就是以長白山為城池最好的時候,長白山中段,倒是山勢險惡,大有一夫當關,萬夫莫開之態。”
“只需派上數百戍卒,就可擋百萬之軍,但是長白山北麓卻不是這樣,有松花江衝出的缺口,附近山勢斷續,有好些山道可以通行南北。”
“有三道關等處。”
“如果陛下想使海西不受騷擾,最少要修建四五座關城,一座如大同,宣府一座鎮城,形成也一道完整的防線,三四萬士卒守之,可使海西高枕無憂。”
“這都是需要時間的。”
朱祁鎮會意說道:“你的意思是讓肇州守軍,為大軍修建城垣爭取時間。”
孟瑛說道:“聖明不過陛下,臣估計三年,只需三年,最多三年,海西就成固若金湯之勢,遼東魚米之鄉。”
朱祁鎮心中開始權衡利弊。
建設海西,成為重鎮,併成為反擊瓦刺後勤基地,畢竟從海西運輸糧草,可以透過水路,經過黑龍江水系,能夠一路到達草原之上。
這是多少年的國策了。
朱祁鎮決計不會動搖的。
但是這也有一個很明顯的問題,那就是朱祁鎮的計劃,幾乎陽謀,也先剛剛開始或許不明白,但是一定會想明白的。
那個時候,也先是傻子才會讓你老老實實的種地,所以也先大規模反擊海西,也是朱祁鎮一直擔心的。
是的,瓦刺騎兵或許攻不下大城池,但是各地的屯田,下面部落都能掃蕩一空。
如果瓦刺一直不斷騷擾,海西成為朱祁鎮心中的東北糧倉,還差上不知道多少。
而今孟瑛提出瞭解決方案,
本章未完,點選下一頁繼續閱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