名劍山莊提示您:看後求收藏(第816章 安南v占城,明天子,名劍山莊,藏書網),接著再看更方便。
請關閉瀏覽器的閱讀/暢讀/小說模式並且關閉廣告遮蔽過濾功能,避免出現內容無法顯示或者段落錯亂。
從正統二十六年,安南光順二年春天開始,黎思誠秉承速戰速決的原則,用了三個月,連續打了三場大戰,兵鋒長驅直入,打到了占城城下
占城國王盤羅茶全,憂心忡忡的。
因為占城軍依為長城的象軍,根本沒有什麼用處,被安南人用火器給擊破了。
盤羅茶全也毫無辦法。
當然了,安南之所以戰勝占城如此輕易。
原因有多種多樣的,不能歸結於剛剛登基的占城國王盤羅茶全。
首先是國家體制上。
安南在國家體制上,兩京四道更鎮守,下面又有府縣州。雖然增添了一些安南的特殊,但是總體上來看,就可以將安南看做一個小明朝。
沒錯,安南幾乎從意思形態上,到行政架構上,全面複製了大明的體制。
甚至從天命法理都有一些相似。
大明太祖皇帝強調的驅逐韃虜,所以大明得天下之正,毋庸多言,而後黎朝對大明的模仿,幾乎可以將韃虜換成北寇就可以了。
大家都有一種錯覺。
都以為明清這一套體制是落後的是腐朽的,是限制國家實力的。
這未必不對。
但是那是對大明國內的生產力而言。
但是對安南來說,正是有了大明這套體制,有了儒家這一套理論思想,才能搭建出一個國家的班子。
也正是他們用幾十年時間消耗了這一套,才會變成空前的強大,動用的人力物力超出了之前。
與之對比的,占城是一個什麼樣的國家?
占城乃是一個印度教國家,從國王的名字就是看出來一點點,所謂的占城與其說是一個國家,還不如說幾個大貴族的聯盟。
同時國王是最大的貴族而已。
占城國王盤羅茶全不是不努力,而是三次大的會戰,有一次雙方參與的兵力超過了十萬人。
即便是放在大明國內,這樣的戰事也不能說小了。
但一戰下來,大敗虧輸之後,各大貴族紛紛保全起實力來了。不敢與安南交兵,紛紛南逃,於是,盤羅茶全除卻自己的部眾之外,再也不能控制其他大貴族了。
本來占城與安南之間的交兵,就演變成了占城王盤羅茶全與安南一國之間的戰爭。
甚至有些大貴族已經準備與安南之間暗通了。
黎思誠雖然年紀小,但是手腕很老練,這個時候,自然不知道多少利益都許諾出去了。只要他們投降,就讓他們成為安南藩屬,與在占城國內待遇一模一樣,甚至更好。
如果按照黎思誠所言,這一次攻佔城,安南一點利益都沒有,因為所得的利益都讓給了占城貴族了。
當然了,也不是沒有利益。
最大的利益就是讓占城不可能有北上的力量。
如果極端一點說,安南與占城之間的戰爭,甚至可以說是儒家文明圈與印度教文明圈之間的碰撞。
最後勝負不言而明。
印度如果能打的話,也不會被屢屢征服。
其次,就是安南國力軍力都今非昔比了。
在永樂之前,乃是占城最後一個高峰期,那個時候的占城與安南陳朝之間打得有來有往,雙方菜鳥互啄的不亦樂乎。
但是大明南下滅安南,到撤離這二十多年以來。
以黎利為首的反明軍隊,得到了極大的鍛鍊。
不管怎麼強調客官原因,安南軍隊在大明軍隊的壓制之下並沒有垮,就已經說明了安南軍隊的能力。
這種能力還將戰鬥力停留在幾十年前的占城人所不能瞭解的。
之前幾十年安南人大多都在休養生息。
畢竟戰爭的破壞力太大了一
本章未完,點選下一頁繼續閱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