名劍山莊提示您:看後求收藏(第824章 家族,明天子,名劍山莊,藏書網),接著再看更方便。
請關閉瀏覽器的閱讀/暢讀/小說模式並且關閉廣告遮蔽過濾功能,避免出現內容無法顯示或者段落錯亂。
幾百上千壯丁,應該不成問題的。
等到了上店村,朱見濬遠遠聽見了讀書聲。
孩童幼稚的讀書聲,在朱見濬聽來分外悅耳。
無他,雖然大明曆代皇帝都是很重視推廣學校,但是大多數政策都是失敗了。
只有一個原因,就是沒錢。
養活一個讀書人,是需要很多強的,大多數百姓都沒有能力承擔這筆開銷。所以,除卻府縣的儒學之外,朱見濬很少其他學校。
但是就在這裡,朱見濬看到了惲家的學堂。
就在高大的祠堂前面有一排房間,此刻就有人正在教授下面的人讀書,從年齡來看,從五六歲鼻涕都北海沒有乾的。還有大半人高的半大小子。他們讀書進度也不一,全部考老師把握了。
很多人大概習慣後世一個班一個班的教學,但是在這個時代私塾之中,各種年紀的學生摻雜在一起教授,才是常態。
“貴客何來?”就在朱見濬等人進了村落,在私塾外面停了下來,聽了幾句對論語的講解之後,就有人來問了。
朱見濬可是不知道被多少大儒教出來,在儒學上研究多深入倒是未必,但是卻也能看出來這個教書先生水平並不高。
甚至可以用山野村夫來評價。
不過這也是非常正常的。想想就知道,真正讀書好的人,要麼去做官了,即便不做官,在什麼地方不能安身立命,偏偏來這小小的惲家。
而今的惲家雖然不錯,但畢竟沒有官身。而讀書好計程車大夫卻有功名。
朱見濬聽有人來問,回頭見一個駐著几杖的老者問的。
“惲公,這位乃是錢歷事錢大人。”錢濬乃是朱見濬的化名,錢自然是皇后的姓,至於叫歷事,卻是太學生歷事的制度。
按照原本制度,國子監出身的太學生要在六部歷練,就稱為歷事,也就好像是實習生制度一般。
這也是寇深為朱見濬編出的履歷。
說是一位朝中大佬的嫡子,在讀書上沒有天分,廕生入監,而今出來歷事,被派到了江南而已。
這也不是完全說謊。
要知道編練黃冊,本就是太學生的職責。甚至因為這一次清丈田畝工作量很大,有不少太學生參與進去。
只要沒有人較真,一般都能糊弄過去。
畢竟真正有能力較真的人,大多都或多或少知道朱祁鎮的身份,不知道的人,同樣也不會有能力較真。
這裡畢竟是惲家的地盤,整個村子裡面大部分都是惲家人,甚至惲家的祠堂都在這裡。
這樣村子在大明土地上比比皆是,看似暢通無阻,但是村子裡面多一個外人,村子裡面的人立即就知道了。
故而惲老爺子這才來瞧瞧。
畢竟看著來人一行人高頭大馬,隨從眾多,而且這馬匹都是江南見不到的好馬,看上去比縣太爺的排場都大,惲老爺子哪裡坐得住。
而金幣聽了乃是京城來的官員,更是十二分的殷勤。
對於惲老爺子來說,哪怕是一個七品官,就值得惲家鄭重對待。惲老爺子立即行禮說道:“見過大人。”
朱見濬說道:“老丈何須如此,免禮免禮。”
按理說,朱見濬是官,惲老爺子是民,惲老爺子應該行大禮,但是中國有尊老愛幼的傳統,一般六七十歲的老者,即便是見了官,也是不用跪的。
兩人如此寒暄一陣。
惲老爺子這才引朱見濬進入祠堂之中落座。
惲家祠堂也不是一間,而是兩重院落,後面供奉祖宗,但是前面大廳卻也是家族之中議事所用的。
有什麼大事,惲老爺子也是在這裡召集各房的人,商議出一個對策來。
惲老爺子在
本章未完,點選下一頁繼續閱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