名劍山莊提示您:看後求收藏(第793章 天下大水,明天子,名劍山莊,藏書網),接著再看更方便。
請關閉瀏覽器的閱讀/暢讀/小說模式並且關閉廣告遮蔽過濾功能,避免出現內容無法顯示或者段落錯亂。
原因很多,第一就是雲南軍隊實力不如廣西方面,其次就是雲南軍隊是在廣西交戰的訊息傳來,才開戰的,本來時間視窗就不大,所以雲南軍隊根本在安南戰鬥多長時間。
這兩路根本沒有形成合力,雲南軍隊唯一的作用就是牽制住了安南一些軍隊。
至於水師王英這一路,更慢了。
等他整頓好廣東水師,開始騷擾安南海岸線的時候,廣西方面已經準備退兵了。
即便單單放在廣西這一路上,朱祁鎮對毛勝也不是太滿意的。
不過,毛勝畢竟已經盡力了。換成別人,未必比毛勝做到好。畢竟安南戰場與塞外戰場並不一樣。
更多的恐怕就是殘酷的攻防戰。
只是不管是天時還是大明內部的情況,都不允許這一戰打下去了。不過安南軍隊也不容小窺,朱祁鎮也不能撤軍。
就先讓他們駐守廣西,卻將朱見濬給調了過來。
除非安南軍隊有膽子主動進犯,很長一段時間安南與大明的大軍都是駐守在邊境之上,大眼瞪小眼。
朱祁鎮讓太子直接參與進長江流域的救災之中。
也好讓太子好好見識一下民間疾苦。
這一年來以來王恕也沒有閒著,他帶著翰林院從大明各種檔案之中,從大明洪武以來所有的官制法度變化,全部匯總起來,並按年份排列出來。
雖然僅僅是一個草稿,但是該有的框架都有了,剩下的更多是一點點的核實每一條資料的真實性,與其他史料檔案相對應。
看看有沒有出什麼問題。
但是關於朱祁鎮所要的法典,王恕是一個字沒有寫,連個草稿都沒有。
不是王恕不支援朱祁鎮,而是這一件事情太重要的,王恕覺得決計不是該由他起草的。
朱祁鎮也不為難他。
畢竟王恕而只能算是小臣,如此重大的政治檔案,並不是皇帝找一二小臣,就能做好的。最好的起草的人,應該是內閣首輔。
只是而今天下大水,這一件事情,只能先放放了。
雖然天下賑災的任務很重,很忙,但是忙的更多是內閣,而不是朱祁鎮。
倒不是朱祁鎮懈怠。
而是朱祁鎮很早就知道,在賑災上,大明文官體系,有一套很完善的辦法,朝廷只要給足夠的糧食,不管多少人都能安堵好了。
大明賑災了歷史記錄,乃是弘治年間,一下子賑災數以千萬的百姓。要知道這個時代,除卻大明之外,很多國家總人數未必有千萬之多。
何談有一口氣安置數千萬人的能力?
朱祁鎮唯一做的事情,就是加重了移民。往遼東,海西,海東,夷州,河套,西北,廣西,等邊地移民。
也算是填充當地的一種手段。
除此之外,朱祁鎮根本沒有多做干涉。
因為朱祁鎮覺得,在這一件事情,他干涉越多,越容易幫倒忙。
他更多是將李賢拿過來的五府六部乃至其他衙門地方的各種規章制度,與剛剛編出的草稿,對應的看。
用後世的眼光,看何處妥當,何處不足,為將來的改革做出鋪墊。
而此刻,吳士漣也從海路到了浙江,他在浙江下船,微服私行,帶著護衛準備從浙江一路上京。
這也是開海的壞處之一。
如果沒有開海,吳士漣一路上都會被官方接待,哪裡有擅自離開的可能,但是開海之後,在各個海關駐地,可謂魚龍混雜之極,甚至安南就有人專門假裝中國人往返貿易,如此一來,吳士漣想進入大明內地,也不是不可能。
吳士漣之所以這樣做,他是要判斷大明內部的災情如何,以調整自己的籌碼。雖然黎思誠所言,為了達成
本章未完,點選下一頁繼續閱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