名劍山莊提示您:看後求收藏(第813章 黎思誠徵占城,明天子,名劍山莊,藏書網),接著再看更方便。

請關閉瀏覽器的閱讀/暢讀/小說模式並且關閉廣告遮蔽過濾功能,避免出現內容無法顯示或者段落錯亂。

大兵南征,到時候如何抵擋?”

丁列說道:“北寇營國公郭登在廣西所做所為,這一戰今年是打不起來的,真要打最少在明年,去年一戰,不僅僅是本朝損失不少,而北寇也損失不少,損失最多的卻是廣西本地土司,而今北寇營國公似乎要過河拆橋,將這些土司撤掉。”

“這一件事情一時半會做不成。”

“這就給了我們時間。”

“北寇大國也,我朝小國也。要抵抗北寇,只能藉助地利,哪裡的地利最合適,無非邊境的山川河流。實乃天險。”

“如果北寇與我朝戰於諒山,高平,甚至老街一帶,臣敢保證,北兵不戰死十餘萬,是不能踏入我國一步,但是如果有一旅從占城北上,卻是直入我腹心之間。”

“此乃大患,不得不防。”

“唯有先下手為強,打殘占城,才能與北寇長久的相持下去。”

“唯有能與北寇長期相持下去,北寇才有退兵的可能。”

黎思誠聽這番話,一時間也陷入沉吟之中。

安南人也很務實,他們一切戰略都是求朝廷退兵而已,即便是黎思誠剛剛那一番近乎戰爭總動員一般的話,也留了退步。

如果大明主動遣使議和,這個和還是能議的。

以拖帶變,打到明朝不能打,不想打的時候,這一次劫難就算過去了。

讓黎思誠心中不大舒服,但卻也知道,這就是事實。

黎思誠目光轉過眼前諸將,說道:“占城可破嗎?”

丁列說道:“臣以性命擔保,占城可破。”

“好。”黎思誠說道:“既然如此,傳令下去,孤御駕親征占城。”

此言一出,下面的人自然有人想要反對。

只是黎思誠已經吃到了御駕親征的好處。

諒山之戰,其實究其根本乃是阮熾指揮的,但是退北寇的名聲卻落在黎思誠的頭上了,讓黎思誠迅速有了光環。

也牢牢的掌控住了君王的權柄。

雖然看上去,安南朝廷之中人是沒有變,畢竟大戰在即,黎思誠不敢做大的調整,唯恐出事了。影響大戰。

但是黎思誠的權柄已經不可同日而語了。

不過,黎思誠也不是完全為了這一件事情,只見他一擺手,說道:“這一戰,必須在北寇沒有反應過來之前,就打完。要訣就在一個快字。”

“速戰速決。”

“要速戰速決,就要調動一切可以調動的力量,除卻朕御駕親征,誰能做到這一點。”

而今的安南也是儒家體系,大將出兵在外,自然有一些限制的。這是為了長治久安。

也唯有黎思誠御駕親征,才能將國力運用到底,才能打破種種限制。才能做到速戰速決。

黎思誠深知而今安南每一分國力都是非常寶貴的,不能有一絲絲的浪費,畢竟以拖待變,其實就是與大明打上一場消耗戰。

這對安南來說,是一個沉重的負擔。

之所以要速戰速決,也是有這樣的原因。

誠然,而今的安南是後黎一朝在歷史上國力最強盛的時候,但是與朱祁鎮打造出來的大明相比,也是相形見絀。

黎思誠只能珍惜每一份國力。

畢竟這仗還不知道要打到什麼時候。

黎思誠一言以定,令阮熾留守北方,令黎陵為升龍留守,他帶了大軍南下,以丁列為先鋒,於大明正統二十六年,安南光順二年,春大舉南下,討伐占城。

如此情報立即被錦衣衛一路飛報京師。傳到了朱祁鎮的手中。

朱祁鎮看了心中輕輕一嘆,暗道:“黎朝君臣也不是傻子,只是而今一來,郭登的如意算盤,算是打不響了,只是郭登會怎

本章未完,點選下一頁繼續閱讀。

歷史小說相關閱讀More+

奮鬥在大明

名劍山莊

凰後萬萬歲

夏蓮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