名劍山莊提示您:看後求收藏(第756章 朱祁鎮心中的《大明會典》,明天子,名劍山莊,藏書網),接著再看更方便。
請關閉瀏覽器的閱讀/暢讀/小說模式並且關閉廣告遮蔽過濾功能,避免出現內容無法顯示或者段落錯亂。
如果按王恕所言,他編出來的《大明會典》,其實就是對大明典章制度變化的資料彙編,雖然有一定的現實指導做用。
但是朱祁鎮要編出來的卻是一套現代化的大明法典。
其實真要說出來,這一件事情未必對皇帝有利。
因為在之前,大明皇帝權力是不受限制的,大明律什麼的,甚至比不上一些政治潛規則。皇帝有充分的權力空間。
但是如果在建立起這樣一個法律體系,形成一個完整的法律體系之後,他限制的不僅僅是百官的權力,同樣也是皇帝的權力。
對這一點,朱祁鎮也思考過了。
如果按照歷史上的演變,明清體制最後演變成為君權無上,這種演變就從太祖皇帝廢除丞相就開始了。最後由清朝的奴隸思想灌輸之下,完成了最後的建設。
演變成為上,整個中國只有一個人,就是皇帝,剩下的人都是奴才,或者求做奴才不可得的人。
也讓中國帶進了死衚衕之中。
而在漢族政權之中,不過那個朝代,皇帝的權力從來不是無限的。即便而今也是如此。無非是讓士大夫換一個東西來限制君權而已。
對於有作為的皇帝,面對的沒有什麼不同的。
對於沒有作為的皇帝,安安分分當一個庸主,又什麼不行?
當然了,朱祁鎮內心之中,還有一些陰暗的想法。那就是即便《大明會典》有成。只能限制他之後的大明君主,豈能將緊箍咒帶在他的頭上。
後世兒孫的事情,他不想管,也管不了了。
朱祁鎮細細的將自己所想結合大明現實情況,說給了王恕聽。
王恕越聽越嚴肅,越聽越是肅穆,他恍惚之間,有一種在老師面前聽講的感覺。他也是當過地方官的,自然知道各地的情況是什麼樣子。
朱祁鎮給他講這一套體系,讓王恕感到興奮之餘,卻十分惶恐。
興奮在於如果這一件事情,真能夠完成的話,那麼大明官場的政治風險,將煥然一新,很多事情都可以避免的。國家的行政能力,也能大大提高了。
但是王恕心中越發惶恐的一點,那就是這似乎就是傳說之中的秦法。至嚴至密無所不至。
王恕擔心的是,這樣法網密佈,看似極大的增加了國力,理清楚上下,但是會造成二世而亡的後果。
王恕忍不住說道:“陛下,此事乃秦法,切不可從法家遺害。”
朱祁鎮聽了,輕輕一笑說道:“從漢代之後,儒法何曾分開過,說此是秦法,更是過了,秦法殘暴,朕不過是將大明律例歸於此間,王卿是再說,本朝法度殘暴嗎?”
說實話的,如果單單太祖太宗的手段,的確是有點,但是王恕卻不敢如此說。
王恕正色說道:“陛下,秦法之弊,豈在殘暴一端,萬物一斷於法,使人從法不從君,法愈密而弊愈深,此其一也。”
“天下之大,各有不同,太祖定天下,亦因其俗也,而今一斷於法,恐怕百姓無知,屢犯禁,正當如何處置?不嚴懲壞朝廷之法度,嚴懲則百姓必亂。”
“故考列代先皇之意,都是德主刑輔。”
王恕所言從法不從君,這一點朱祁鎮並不擔心,畢竟士大夫還高舉從道不從君的口號,就好像不知道樣做,你們就對皇帝服服帖帖了一樣。
簡直是笑話。
但是王恕所言的兩點,卻讓朱祁鎮不得不沉思。
一個是法網越是嚴密,就越偏向形而上。法律的結果就越是容易偏離普遍道德。
就好像有些案件,法律學家有一套完整無缺的說辭,但是這個結果,大家都不覺得是對的,卻又無法反駁。
從而延伸出一程序正義,實質正義等等說法
本章未完,點選下一頁繼續閱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