名劍山莊提示您:看後求收藏(第753章 請修大明會典以安社稷疏,明天子,名劍山莊,藏書網),接著再看更方便。
請關閉瀏覽器的閱讀/暢讀/小說模式並且關閉廣告遮蔽過濾功能,避免出現內容無法顯示或者段落錯亂。
來是法律上的問題,引申到了政治體制之中。
也就說現代的大明體制,已經不是開國之初的《諸司職掌》所能飽含的。
於是乎,接下來的也就成為必然了。
面對這樣的局面,皇帝應該“命儒臣纂述大明會典。輯累朝之法令。定一代之章程。鴻綱纖目、燦然具備,創制立法、以貽萬世。”
“凡損益同異、具事系年、條分類列、通前稡為一、以成一代完典。使天下臣民、知所趨向、同歸皇極。使群臣其督率各官、各供乃職。勤乃事。所貴質得中、事理兼備。失之前者、得正之於後。”
簡直是給朱祁鎮送來最好的助攻。讓朱祁鎮豁然開朗。
變法這個大題目,朱祁鎮還沒有想到從什麼地方著手。徐有貞給朱祁鎮指明瞭方向。
編撰《大明會典》本身就是將從洪武之後官方變化規定下來。
今後大明一切政治活動,典制章程,都是要從《大明會典》之中找到依據。
所以,朱祁鎮將自己想要的寫進《大明會典》之中,並讓《大明會典》成為大明的法典。
而且即便群臣也找不到反對的理由。
無他,盛世修典。而今大明武事以備,當修文事。就好像太宗皇帝要修《永樂大典》一樣,現在皇帝也應該效仿祖宗,修一部大書。
如果單單看上面文字,怎麼看都覺得該這樣做,實在是光明正大,皇皇堂堂。
有一種不修《大明會典》,上對不起祖宗,中對不起陛下,下對不起百姓的感覺。從這個邏輯去推敲,環環相扣,無一字語及變法。
但是卻已經將變法的道路給朱祁鎮給鋪平了。
朱祁鎮看了又看,此刻他只有一個念頭,就是將徐有貞調入京師。
誠然,朱祁鎮也知道,徐有貞不是什麼道德君子。但是經過這一件事情之後,朱祁鎮才明白一件事情。
他的一切思想基礎,都在後世奠定了,不管是後來再怎麼學習儒家學問,但也不過是一層掩飾與偽裝而已。
如果朱祁鎮僅僅將朝政推進在打仗,大工程,這樣的表象之下,朱祁鎮這一點學問就已經夠了。
但是想進入深入的政治改革,就必須深入到思想領域。
越想進入政治結構性的改變,就越發要說深入其中,這是他決計不能做到的事情。
面對同樣的難題,朱祁鎮步步為營。小心翼翼,而徐有貞卻大刀闊斧,讓局面轟然洞開,有此之能,徐有貞一點小缺陷,朱祁鎮就不會太在意了。
此刻,朱祁鎮忽然有一種快意的感覺,問懷恩道:“這文章,內閣看了嗎?”
懷恩說道:“沒有,通政司僅僅送到了乾清宮。”
朱祁鎮說道:“抄一分給內閣。”他很想看看,著一手棋,李賢該怎麼應對。
懷恩自然派人送了一分給內閣。
據小太監說,內閣各大學士看來,一點反應都沒有。
朱祁鎮有些失望的同時,也有一些釋然,如果內閣大學士們當場失態,就不配當大明的大學士了。
胸有山川之險,腹有城府之嚴,這是當大學士的基本功。此事雖然讓他們不舒服,但還沒有讓他們當場失態的地步。
不過,朱祁鎮也相信,內閣不會毫無反應的。
果然,當天就有了訊息。
內閣大學士之中,首輔李賢,以及王文,劉球三個人,到了什剎海垂釣。
朱祁鎮知道,他們三個決計不是去釣魚的,心中暗笑道:“倒是有閒情逸致啊。”不過,朱祁鎮也沒有太在乎。
朱祁鎮十幾年來營造的政治氣氛總體上是比較輕鬆的,這種重臣私下聚會的情況,朱祁鎮也不為己甚,當做不知道。
本章未完,點選下一頁繼續閱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