名劍山莊提示您:看後求收藏(第754章 主導權,明天子,名劍山莊,藏書網),接著再看更方便。
請關閉瀏覽器的閱讀/暢讀/小說模式並且關閉廣告遮蔽過濾功能,避免出現內容無法顯示或者段落錯亂。
實實的。
但是能打仗的老虎,與不能打仗的花貓,還是不一樣的。
而這樣皇帝又打破了祖制的限制,會做出這樣的舉動,這種未知他們實在惶恐。畢竟皇帝多離經叛道之舉。
他們所做所為,並不是為了與皇帝作對,而是要將大明國策維持在正常的軌道之中。
洪武年間,武貴文賤的局面再也不能回來。
而徐有貞也是進士出身,也算是士大夫集團一員,如此背叛士大夫集團,在劉球看來,說他是小人,還是輕了。
李賢說道:“兩位前輩,而今看來,這《大明會典》是不可能不修了,下面的關鍵就在於讓誰修。”
王文心領神會說道:“如果大事,非重臣不可,而稱得上重臣的,無非,曹公,於公幾位,而這幾位都是從道不從君,縱然當今陛下有萬般手段,也不可能讓他們屈服。”
劉球沉吟一會兒,說道:“如果這都不行的,我辭去大學士一職,去翰林院修書也不是不行。”
朱祁鎮登基二十多年了,當初老臣凋零的差不多了。
李賢說道:“劉前輩的心意,晚輩能夠體會,只是以晚輩之見,咱們這位陛下,不是一個硬來的人。”
如此說罷,劉球與王文都點頭。
這一點,朱祁鎮並表現出來的風度,讓他們也沒有什麼話說。
雖然朱祁鎮有很多奇思妙想,讓他們這些老臣吃不消,但是大多數時候,朱祁鎮都願意按照遊戲規則來辦事。不會因為群臣有些地方冒犯,而打擊報復。
王文忍不住感嘆,說道:“抑庵公可惜了。這一件事情要不要與其他人通通氣。”
抑庵公就是王直,如果王直還在,其實王直才是修大典最好的人選。
李賢搖搖頭說道:“還是不要了。”
內閣之中分工也漸漸形成了,而今內閣之中,李賢總理大政,楊洪與羅通兩人負責改衛為縣的事情,甚至劉定之也參與進去一部分。
除此之外,劉定之還負責各地錢糧,以及賑災事務。至於丈量田地,卻是由劉球與王永和負責。
王文主要管的就是京察與吏治。
說起來,內閣大學士的分工也並不是一成不變的,除卻首輔總領朝政不變之外,其他事情彼此管轄的事務也是有牽連摩擦的。
就好像是劉定之主管錢糧,但是其他內閣大學士都不能過問了?也行的。在職權上是沒有問題的,但是插手別人的權力範圍,並不是一個友好的態度。
李賢能在內閣之中迅速站穩腳跟,就是迎合了王文與劉球的政治態度,在內閣之中三人抱團,再加上其他搖擺不定,還有李賢的首輔地位,就有佔據了上風。
畢竟楊洪從來不參和文官的事情,劉定之是陛下的死忠。羅通也有幾分桀驁不馴,王永和似乎與他負責的工部事情差不多,沉默寡言。
想將這些人牽頭在一起,也不是一個容易的人。
不過李賢不願意這樣做的原因,卻不是不容易將人拉過來,而是擔心內閣抱團,反而讓陛下有一種被逼宮的錯覺。
總之,李賢秉承中庸之道,一方面反對朱祁鎮太過激進的做法,另外一方面他也不行太過激進的反對。
能將事情限制在一定範圍之內,悄然無聲的過去了,就最好不過。
這一次鬧出一個報紙來,已經讓他有些措手不及了。
倒不是李賢太怕事,而是李賢深刻的明白,作為首輔,就是好像一個管家太太一樣,不是將家裡鬧得雞飛狗跳,大鳴大放,才是本事?
而是全家和和美美的,即便有些問題也家醜不可外揚,日子蒸蒸日上,這才叫做能耐。
只是李賢有一種感覺,那就是他所期望的,恐怕永遠不
本章未完,點選下一頁繼續閱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