名劍山莊提示您:看後求收藏(第769章 塵埃落定大藤峽,明天子,名劍山莊,藏書網),接著再看更方便。

請關閉瀏覽器的閱讀/暢讀/小說模式並且關閉廣告遮蔽過濾功能,避免出現內容無法顯示或者段落錯亂。

如果傾斜太厲害,大明太子的名聲,就在廣西東部幾個府縣給壞了。

朱見濬即便不擔心自己的名聲,也要擔心一下大明皇室的名聲吧。

他沉吟一會兒說道:“這樣吧,我寫一篇文章,就刻在黔江絕壁之上吧,也好讓過望百姓官員皆知孤意。”

朱見濬說是自己寫,其實這一件事情是于冕的。

于冕洋洋灑灑寫了千餘字,將大藤峽瑤亂前後經過,用極其簡略的語言寫了出來,最後引申出,天下一家,百姓各安其職,兩不相犯,否則朝廷法度不容等等。

總之要說漢瑤一家。

至於能不能漢瑤一家,最近幾十年是不行了,要看幾十年之後的事情了。

有太子墨寶在,侯大苟也算是一個護身符了。

只要太子不壞事,大藤峽的瑤民就不會被特殊針對,當然了,也是要瑤民安分守己,老老實實的過日子,不要折騰才行了。

朱見濬在大藤峽收尾的時候,朱祁鎮也接到了朱見濬先斬後奏的奏疏。

正如張懋所料,朱祁鎮果然沒有太過在意。

畢竟,朱祁鎮對下屬放權也是不少的,很多事情只要能達成目的,先斬後奏算什麼?

反正是勝利者不受指責,你如果先斬後奏,將事情辦成了,自然是皆大歡喜,朱祁鎮就當這事情沒有發生過。

但是如果你先斬後奏,將什麼辦砸了,卻是另外的事情。

就要考慮是不是要兩罪並罰了。

所以,朱祁鎮關注點不在朱見濬有沒有先斬後奏,而是他將這一件事情有沒有做好。

朱祁鎮沉吟一會兒,將這奏摺遞給懷恩,說道:“你去韓家,問一問韓雍。”

韓雍此刻已經將母親的喪事辦過了,開始了守孝。

朱祁鎮雖然想召見韓雍,但是這個時候並不是太合適的。故而只能派太監登門問策。

當然了,這算是一種尊重。

懷恩快去快回,當天下午就回來了。

朱祁鎮一邊批奏疏一邊問道:“韓雍怎麼說?”

卻是今年秋天,其他地方的收成還不錯,就是以長沙為中心的幾個府縣,卻是受了旱情,內閣已經擬定了賑災方案。

朱祁鎮看了一遍,也沒有挑出什麼毛病,說起了,這賑災方案,朱祁鎮從來是沒有看出毛病的,唯一的毛病是要給錢。索性而今不打仗了,今天雖然有早旱,但是大體上來說,算是平年。不管是內庫,還是太倉銀庫,太倉糧庫,以及各地府庫都積攢了一些用度。

朱祁鎮也不在乎賑災的花銷,就順手給批了

懷恩說道:“韓大人說,太子的處置是極為妥當的,特別是黔江關卡之設,更是妙計。縱然他在哪裡也不會做出比這個更好的處置了,但是-----”

朱祁鎮一聽但是,就知道之前所說的是廢話。所謂妙計不過是讓朝廷少出一筆錢而已,畢竟瑤民在山中不能生存,必須有所補貼,但是這個補貼朝廷又給沒有名目。

大明連北虜都不願意直接給錢安撫,會給區區一瑤民。

那一個大臣也不敢直接說太子如何如何,總是要先說些好話。

“但是,瑤民叛伏不定,以大藤峽之大,不當單單設一土司,而且已經俘獲的瑤民,也不當放入山中,潯州一帶,乃是廣西少有的平原地帶,但是因為多年戰亂,開墾不足,應該令瑤民就地屯田,十數年後,就是廣西之糧倉所在。”

“大藤峽朝廷自然不能直轄,山高林密,非瑤人不得入,但也不當讓瑤人數量太多,多遷民下山,填充地方人口,正是吳國伐山越之故計。願陛下慎思之。”

朱祁鎮點點頭,順手從一邊抽出一張紙,捏著毛筆寫了一封書信,將韓雍的意見加在其中,又

本章未完,點選下一頁繼續閱讀。

歷史小說相關閱讀More+

奮鬥在大明

名劍山莊

凰後萬萬歲

夏蓮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