名劍山莊提示您:看後求收藏(第766章 誰對誰錯?,明天子,名劍山莊,藏書網),接著再看更方便。
請關閉瀏覽器的閱讀/暢讀/小說模式並且關閉廣告遮蔽過濾功能,避免出現內容無法顯示或者段落錯亂。
韓雍的準備很充分。
經過兩個多月的五路入山清剿,非常順利。
就好像是果熟蒂落一般。
五路共計斬首一萬三千多級,俘獲瑤民十三萬老弱婦孺,自然好有不少瑤民散落在大藤峽群山之中,大抵會有不少人飢餓之中死去。
但是更會有人如侯大苟一般,抱著仇恨。如野獸一般生存下去,等大藤峽山中瑤民再一次繁衍出足夠的人口,就會再一次出山,是生存所迫,也是報仇雪恨。
這是讓朱見濬一想明白,就晝夜不安的。
或許不管是文官武將都不會在乎幾十年之後的事情。就好像是顧興祖一般,如果沒有貓兒莊之戰顧興祖的所做所為。難道真因為幾十年前的一樁舊事來除服這一員老將不成?
而今他們也是一樣。
只要而今功勞有了。將來的事情,又關他們什麼事情。
只是朱見濬卻不一樣,他是太子,如果沒有意外的話,他就是大明未來的皇帝。這些隱憂,別人不管,他是要管的。
故而當幾路人馬重新彙集在潯州的時候。
朱見濬就問起了善後事宜。
葉盛說道:“殿下,我等準備,將這些瑤民全部流放海西。封山鎖路,嚴禁百姓出入大藤峽。並在大藤峽附近,建立十七了百戶所,二十三個巡檢司,並準備建立一兩個縣治,將內地遷兩個衛所在這一帶,如此就是銅牆鐵壁。堅不可摧。”
“縱然他日大藤峽中瑤民再次做亂,也無妨大局。”
朱見濬聽了,微微皺眉。
聽起來不錯。但實際上是治標不治本。
其實一直到了清代廣西的地方的土客仇殺,都是非常嚴重的,甚至到了一個村子一個村子的被殺絕戶了。
而今大明國力強盛,朱祁鎮有意改土歸流,所以是大規模將內地衛所遷徙到廣西,壓制大藤峽瑤民。
但是歷史韓雍的辦法卻是以夷治夷,用桂西土司來壓制大藤峽瑤民。
自然也是治標不治本。
大藤峽瑤民之亂,一直持續到了王陽明的時代,王陽明臨終之前一段時間,就是在廣西平地土司之亂,同時也準備著手再次平定大藤峽。
所以,治標不治本。
朱見濬說道:“葉巡撫,以你之見,這大藤峽多少年之後,還會再次亂起?”
葉盛聽朱見濬這樣問,眼睛之中閃過一絲佩服,說道:“不過三十年間而已。”
朱見濬說道:“可有治本之策。”
葉盛說道:“沒有。”
朱見濬說道:“豈能沒有治本之策?”
朱見濬或許還年輕,有太多理想主義了。所以在他想來,有治標之策,就有治本之策。但是很抱歉,在這個世界之上,很多時候,都是沒有治本之策的。
每一個問題都會因為時間因素的轉變而轉變,衍生出更多的問題來。
想要一勞永逸的解決問題,根本是不大可能的。
葉盛說道:“臣無能,不能解殿下之憂。”說著就要下跪行禮。
朱見濬說道:“葉巡撫請起。”
葉盛這才就勢起身。朱見濬說道:“葉巡撫,瑤民也是朝廷赤子,如此對待,恐怕有傷朝廷之德,而今朝廷也不少那麼多米糧鹽錢,何不招撫他們,在山中設土司,為朝廷守大藤峽,如此一來,朝廷也得安堵,瑤民也得安居,豈不是一舉而兩得?”
葉盛早就預料朱祁鎮會這麼樣說道:“殿下英明,只是此事卻要三思而後行,瑤民向來桀驁不馴,廣西入本朝版圖,近百年了,但是大藤峽卻有百姓向來不從王化。視朝廷旨意,置若罔聞。”
“之前不是沒有人想過招撫瑤民,但是瑤民屢叛,當時主持招撫的官員
本章未完,點選下一頁繼續閱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