名劍山莊提示您:看後求收藏(第781章 落子南洋,明天子,名劍山莊,藏書網),接著再看更方便。
請關閉瀏覽器的閱讀/暢讀/小說模式並且關閉廣告遮蔽過濾功能,避免出現內容無法顯示或者段落錯亂。
陸續續增添的,甚至不用朱祁鎮發話。
無他,運河問題太多,當戶部官員確定了海運的便捷,他們都變成了海運派了,從某種程度上來說,海運船隊的頂頭上司從來不是五軍都督府與兵部,他們的頂頭上司是戶部。
因為不管他們隸屬哪裡,他們都是為戶部辦差的。
戶部掌控大明的錢袋子,稍稍鬆鬆手,就夠海運船隊吃飽了。
故而海運船隊一直保持著增長,而木製帆船,只要保養好了,是可以服役很多年的,所以這麼多年來,海運水師積攢一大批船隻。
朱祁鎮對海洋如此看重,自然也將少府的產業鏈發展到造船之上。
少府最大造船廠就在鴨綠江出海口處。
無他,這裡有豐富的木料。
鴨綠江上游都是深山老林,木材順流而下非常方便。
之前這裡是兩國交界之處,或許有些不方便的原因,但是而今朝鮮作為一個國家已經不存在,存在的是大明的海東省。
而鴨綠江兩岸都是遼東省的下轄,自然是一點問題都沒有了。
而且就人口分佈來看,鴨綠河兩岸乃是遼東與海東之間人口最少的地方,少府設船廠,一口氣遷徙了兩過萬人,鴨綠江出海口就出現一個小城市,以這個小城市為中心吸引山東,兩淮的人口遷徙。這一帶的人口正在迅速填滿之中。
劉定之反對的原因,也是財政上,既然朱祁鎮要少府造船,潛臺詞就是,這一部分費用,由內庫承擔了。
如此劉定之還說些什麼事情。
“陛下,屬意何人為南洋水師總兵官?”楊洪說道。
朱祁鎮沉吟一會兒,他發現在陸地上能征善戰之將,朱祁鎮的夾帶裡面,能抽出一大把,湊一副撲克牌未必不夠。
但是海上的將領就不大好說了。
似乎除卻王英就沒有別人了。
朱祁鎮說道:“還是王英吧。畢竟說不定要打仗,至於北洋水師總兵官,就讓平江伯陳豫吧。”
平江伯陳豫這個人怎麼說啊?
他不像是一個將領,他更多的是辦著文官的事情,比如跟隨於謙修繕水利,經營運河,一直擔任漕運總兵官。
雖然海運與漕運還是不一樣的,但是朱祁鎮一時間也找不到別人了,只是希望陳豫對運輸工作能迅速上手。
至於陳豫打仗能力如何?
呃,朝鮮都沒有了,朝廷在北方海面上根本沒有對手,日本雖然還在,就日本那幾個小舢板,明軍水師只需幾艘船,就能給他們全滅了。
優勢如此之大,陳豫還能搞砸的話,那就是智商有問題。
對朱祁鎮敲定的人員,內閣沒有意義。立即釋出詔令,將剛剛的決議形成聖旨,特別是令王英帶著本部一些船隻先行去廣東上任。
在無疑之間,就造成了一個潛規則。
那就是大明南洋水師總兵官是壓北洋水師總兵官一頭的。
朱祁鎮還給了王英五軍都督府的加銜,朱祁鎮將領也準備在五軍都督府之中增加水師都督總管大明水師的將領。
也就是海軍司令,不過而今事情要一件一件的辦。
等所有事情都處理完了,已經是深夜之中。宮門都落鎖,自然將這些大臣全部留宿宮中,當然不要誤會,無非是文淵閣值房之中熬一夜而已,是決計不會到後宮之中的。
明天一亮,這所有聖旨都會發出去。
從朱祁鎮接到奏報,但做出決議,也不過十幾個小時而已,這種反應速度放在後世,自然是不能提,但是在這個時代已經是難得的高效了。
但是如果將大明沉重的戰爭機器推動,這些命令落實下來,最少在兩三個月之後了。
別的不說,
本章未完,點選下一頁繼續閱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