名劍山莊提示您:看後求收藏(第771章 試探安南,明天子,名劍山莊,藏書網),接著再看更方便。

請關閉瀏覽器的閱讀/暢讀/小說模式並且關閉廣告遮蔽過濾功能,避免出現內容無法顯示或者段落錯亂。

家都可以登高憑欄,唱詩飲酒,搞一些文人士大夫該有的享受,而不是日日忙得跟狗一樣的。

朱祁鎮並不是一個工作狂。

但是以後事的工作量看這個時代官員的工作時間與效率,實在是讓他不能忍,很多大臣,僅僅視事半日,下午就回家了。

當然了,他們起著也早,每天天不亮都起床了。

但是他們即便是在衙門坐班,工作效率也另朱祁鎮髮指。

這就是為什麼朱祁鎮要李賢將各衙門的章程編練出來,提交上來。

朱祁鎮是在醞釀考成法,也讓大明的才子們品嚐一下績效考核的威力。想要績效考核,就必須將他們一套工作流程給分解清楚。

不過,即便是績效考核也未必能挽救大明文官這股懶洋洋的味道。而且沒有了外部的壓力,文官有更多的力氣與朱祁鎮打擂臺。

當初與瓦刺大戰的時候,他們可沒有這個時間。

這也說明,這個時代的文臣還是很有大局觀的,固然不大喜歡打仗,但是也知道與瓦刺大戰關乎國運,不敢在上面作梗。

這也是朱祁鎮前幾年整頓鈔關,茶法,能順順利利的推行下去的原因。

而今朱祁鎮似乎感覺,持續不斷的對外戰爭,反而對內部改革有一個推進的力量。剛剛開始,朱祁鎮還以為是一種錯覺,但是而今越發肯定自己的判斷了。

李賢所言的話,朱祁鎮一個字都不信。等朝廷有了錢,李賢定然會說出這樣那樣的問題,要花錢解決。

總之,不管國家與家庭,攢錢都是一件困難的事情,但是花錢總是能找到眉目的。

朱祁鎮心中如何想李賢與楊洪不知道,但是楊洪卻旗幟鮮明的反對李賢的想法,說道:“陛下,首輔是在姑息養奸。”

“臣查案卷,安南在正統元年,正統四年,正統五年,正統十三年,正統十六年,前後不知道多少次犯邊,而今朝廷還有兩地在安南手中。”

“安南之貪得無厭,一至於斯。”

“如果朝廷一直忍讓,不僅僅傷天下之望,臣恐南洋諸國從此輕天朝。”

“即便不念往昔之仇,安南也是要教訓教訓的。”

“只是而今以廣西,雲南,以及京營一部,恐怕不足以滅安南,以臣之見,當退而求其次?”

朱祁鎮說道:“如何退而求其次?”

楊洪說道:“安南內部不安,以大兵臨境。令安南吐出寧遠州與祿州。”

寧遠州在雲南方向,而祿州在廣西方向,本為朝廷所有,後為安南所並。

朱祁鎮說道:“安南會聽命嗎?”

楊洪說道:“臣不知道的,但是可以試一試。”

朱祁鎮瞬間會意,這是一個進可攻退可守的辦法,是朱祁鎮的胃口太大了,兩國開戰,一定要是滅國之戰。

將戰爭的目的限制在兩州之地,如果不順利,就奪了兩州,也算是有了一點收穫,同時教訓了一下安南。讓安南不敢輕易挑釁天朝。

如果一切順利的話。

那就更簡單,大軍長驅直入滅此朝食,未必不能。

至於安南那邊對這樣的舉動,會有什麼反應,很抱歉朱祁鎮沒有怎麼想,楊洪同樣也沒有怎麼想,很抱歉強者就是可以為所欲為。

安南即便是千年來少見的盛世,但國力與大明相比,還是不可以道計,大明想怎麼做就怎麼做,難道安南還敢說一個:“不”字嗎?

這一點上,朱祁鎮與楊洪都低估了安南君臣的堅決。也低估了一個上升期民族的決心,就好像而今很多人也不明白印度是怎麼想的一樣。

當然了,這也是後話。

朱祁鎮細細品察楊洪的辦法,說道:“如此一來,那就要邊打邊

本章未完,點選下一頁繼續閱讀。

歷史小說相關閱讀More+

奮鬥在大明

名劍山莊

凰後萬萬歲

夏蓮迷